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再加上英國可能硬脫歐,促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德國今(2018)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一口氣下修至2.2%。
路透社、Forexlive 5日報導,IMF指出,有鑑於德國人口快速老化,建議政府進一步擴大投資基礎建設和教育、鼓勵民間投資,藉此提振生產力與長期產出,並削減大規模的經常帳順差。
IMF原本估計,德國今年GDP成長率應可上看2.5%。另外,該機構並將明年GDP成長率預估值從原本的2.0%上修至2.1%。
報告稱,全球興起貿易保護主義、英國硬脫歐、歐元區主權債務風險重估等因素,使得短期風險大增,金融市場壓力再現,恐衝擊德國的出口和投資活動。
繼德國央行(Bundesbank)、德國經濟研究所(Ifo Institute)之後,IMF是跟著調降德國經濟成長的機構之一。德國內需雖仍穩健,但貿易、工廠活動依舊是德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這些都反映在日益趨緩的出口、工廠產出數據上面。
Ifo國際經濟中心主管 Gabriel Felbermayr 4日才在接受CNBC專訪時警告,德國坐擁龐大貿易盈餘,這不但讓美國眼紅,歐盟其他貿易夥伴心裡也不大舒服。他直指,這些盈餘已經變得「有毒」(toxic),不再是資產、反倒成負債,德國許多人都在討論要如何降低盈餘。
德國是出口導向、著重製造業的國家,擁有龐大貿易盈餘,為此飽受攻擊,各界都希望柏林當局趕緊鼓勵國內支出、提振進口。不少人認為,貿易盈餘會引發貿易保護主義、讓其他國家的經濟問題更形惡化。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
MoneyDJ理財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