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好,近期P家集團和新加坡商SEA集團,因第一季財報曝光,造成熱烈的探討,財務數字面筆者就不多加撰述,由更專業的財經背景和媒體探討,筆者針對市場上雖屬電子商務平台的經營模式來探討,在歷史背景、經營層面不同的情況下,在行動世代中,SEA集團所屬的蝦皮購物採一站式方式,率先搶得市場消費者習性,至於老牌的P家集團雖然採分工式,初期雖在系統介面、政策補貼上及行銷操作上處於劣勢,但在18年第一季財報公布後,陸續有同業針對蝦皮所公布的數字產生質疑,不管從商品數量、APP下載數及一站式和分站式比較,都呈現兩者營運操作模式上的不同。
從C2C起家的蝦皮,在台灣市場開始用補貼運費玩法搶得名氣和大量消費者市場下載,後於18年成立B2C蝦皮購物平台吸引店家進駐,並且大打台灣24小時購物的PChome網家集團,看似一步步的攻城掠地似乎有進展,但在行動APP市場上消費者真的需要嗎?從C2C轉換成B2C的習性上看,似乎消費者在找尋商品多半找尋不到,而24小時運送又諸多區域限制,雖然在新聞發布上看似逐漸成長攀高,卻不及在經營方針確實並且採分站式的電商平台如:PChome、MOMO購物及Yahoo購物,來得讓消費者找尋商品信心更足夠。
筆者認為C2C的平台在於給予賣家和買家商品小量上,有足夠的即時和新鮮性,尤以行動普遍方便的市場,更能造成行動上產生的破碎性時間讓民眾更熱愛;但當市場逐漸走向B2C市場後,商品的多樣準確性,商譽、品質管控、退換貨及倉庫運輸上與C2C操作上截然的不同,這可以從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經營上不輕易將B2C營運模式混C2C模式可以觀察到,更別說在使用者體驗強烈的行動手機上,要如何輕易區分B2C、C2C的模式。
全球的電商網站都有其發展的主軸營運模式,Amazon以B2C自營商品為主,雖然近期有開放平台讓Seller銷售商品,但主要仍以自建倉庫經營B2C為主,二十年來持續追求營收成長。而ebay與阿里巴巴都只作平台服務,提供個人銷售或企業開店,不經營直營的商品,平台都是提供服務的角色,這種模式因為都以網路上小眾為主,因此追求物件數及成交金額,這幾個大型平台物件數都上億計算。在電商網站的評量上,應該探究其網站對於核心發展的主體或提供的服務,來討論整個電商平台的內涵,包含服務的廣度及深度;而不該單單就一站式或分站式的二分法來評論平台經營上的好壞。
一個上市櫃公司的好與壞,有許多股東、經營層面和營運團隊所無法對外描述的操作邏輯,筆者不是經營團隊,從媒體公布的資訊中,往往有許多是霧裡看花的情況,先請讀者們放下看戲的心態,或許我們正參與一場台灣本土與跨國經營習性的轉變進化;若真的要比較C2C操作,筆者從PChome商店街個人賣場和SEA集團的蝦皮購物作為比較較為客觀;從去年的電商補貼大戰,到今年急轉直下新聞圍繞者PChome商店街下櫃的消息,到對手蝦皮母公司SEA集團今年第一季賠了2.1億美金;一個是從資本市場回歸經營自主化挾帶母集團在台灣經營數十年的優勢去迎合市場,而另一個在全球布局大燒行銷預算操作,雖然成功上了美國股市,但從財報上目前卻尚無賺錢,筆者想請大家思考從來沒有一位經營者是為了賠錢而去成立公司的吧?看來雙方都有其後的布局操作。
筆者認為雖然PChome商店街下櫃了,但沒有了金管會的管制,未嘗不是壞事,因為下櫃更能在操作上沒了包袱,雖然系統介面上還有更大的空間改善,但在分站式的操作下,反而更能挾帶母集團原有的優勢,也因為這等原因或許更能貼近台灣市場的大眾;至於蝦皮購物在使用者經驗和介面上雖時常調整,但在商品管控和一站式的購物流程中還需要教育兩方〈B2C和C2C〉的差異,筆者相信沒有人會願意在同一平台上買到總代理和平行輸入的商品,當商品不幸出現問題後,那維護該找誰處理呢?這可能衍生後續的消費糾紛吧。
最後,筆者想表達在台灣我們或許看到了一站式購物的平台的好,但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分站式平台或許無法和一站式一樣一個介面包含全部,但在各取所需的商業市場,目前尚未被淘汰代表在跨世代都在使用行動手機的年代,未必一站式購物可以滿足消費者想要的吧! 套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諺語,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若真的不好,市場必然會有機制去淘汰才是,何須把兩種不同的平台放在一起探討呢?
如果蝦皮是把全球各種電商營運模式集合於一站,那它將以何種模式為主體?在整個公司經營的資源分配又會以何者為主?
要作到三種模式並不難,難在當競爭對手都深耕在電商各領域時,蝦皮的大集合只是表面,並沒有足以匹配的內涵,也因為只有外表,才會出現只有不到一萬項商品,卻喊出令人質疑的全台第一電商。
本文獲「大數聚」授權轉載,原文:從PChome商店街與蝦皮之爭,來談分工or一站式平台到底哪個好?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