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人總自覺高人一等──烏比岡湖效應

我們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和各式各樣的人進行社會比較,神奇的是,不管對象,我們總是發現自己落在階梯的上半截,屢試不爽,畢竟那個位置的感覺最舒服。想想看,你在工作上的成就如何?你的智商有多高?道德情操如何?對朋友有多忠實?駕駛技術可好?你內心深處曉得,自己在上述方面都優於一般人──可是誰都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這項發現稱作「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該名稱是美國作家蓋瑞森.凱羅爾(Garrison Keillor)虛構的小鎮,那裡「所有女子都強勢、所有男子都英俊、所有兒童都比普通小孩優秀。」西元1965年,一項針對車禍倖存者的研究,無意間發現到這個效應。

研究人員花6個月的時間,訪談西雅圖市(Seattle)某家醫院,在這段期間收治的全部車禍傷患,被拿來和對照組做比較,兩組的年齡、性別、種族、教育程度全然相仿。

訪談者要求病患回答問題,並請對方為自己的駕駛能力打分數。雖然這並非該研究的原本宗旨,但後來世人卻因此記住這項研究,因為住院傷患都評斷,自己的駕駛技術優於一般人。事實上,他們給自己打的分數和對照組並沒有不同,只是對照組成員未曾經歷過車禍。

顯然出車禍住院這件事,並未動搖傷患自認是優良駕駛的想法。有沒有可能這些傷患並非車禍肇事人?研究人員仔細檢討每件車禍的警方紀錄,以釐清誰是案件中的肇事者和被害者,結果發現傷患裡頭的車禍肇事者,對自己的評價也和其他人一樣有過度的自信。

主辦SAT大學入學考試的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早就發現這種效應的另一個實例。某年約有100萬個學生,參加當年度SAT考試,大學委員會要求他們拿自己,和中等程度學生(成績落在全體的50%水準)相比,評比項目不僅止於SAT的表現,還包括個人特質,例如領導力和合群程度。結果70%學生自認領導能力優於中等學生,85%認為自己比中等學生更擅長與人相處。

心理學家康絲坦汀.賽迪姬蒂絲(Constantine Sedikides)與同事做過另一項研究,要求受試者評估自己在好幾個方面的表現,結果他們自認比一般人更有道德感、更善良、更值得倚賴、更受到信任、更誠實。

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只不過這些受試者,是在監獄中服刑的重刑犯。他們唯一自認不如的項目是「遵循法律」,即便是這一個項目,分數仍與普通人相當。有鑑於這些人自我評價的時機是坐監服刑期間,答案看起來似乎有欠客觀。

這麼多年來,有數百項研究重現烏比岡湖效應,證明我們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的智商、毅力、責任感……甚至羽毛球技都優於一般人,事實上只要是涉及正面特質,結果都莫不如此。一個人越重視某項特質,就越容易在這方面自我膨脹。

自我感覺貧窮,就會短視近利

即使是短暫的富裕感或貧窮感,也會使得人們或多或少短視近利起來。前面的章節曾談到貧富的主觀意識,具有強大的效果,而那通常是根據我們和他人比較而得。

心理學家米契.凱稜(Mitch Callan)與同事合併這兩項原則,預測人們若經過比較後,自我感覺貧窮,就會變得短視近利,不計後果搶奪眼前的收穫,對未來則漠不關心。反之,如果他們自覺富裕,就會把眼光放遠,做長久的打算。

這項研究先請受試者回答一大串深入的問題,包括對方的財務狀況、支出習慣,甚至個人特質和品味。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需要這些詳細資訊的原因,是電腦程式將會拿這些資料,來計算個人化的「可自由支配所得比較指標」(Comparative Discretionary Income Index)。研究人員還告訴受試者,電腦會給每人一個分數,顯示此人與其他年齡、教育程度、人格特質等條件相仿的人相比之下,擁有多少錢。

事實上,電腦程式根本沒有做這些事,只不過呈現一條細細的、閃爍的進度尺,旁邊寫著:「計算中,請稍等……」接著電腦會隨機提供回饋,對其中半數說他們比同類人有錢,再對另外一半說他們的錢比同類人少。

接著研究人員又請受試者做些財務決策,從一系列選擇中,挑選提早獲得數額較少的報酬,或是延後拿到較多的報酬。舉例來說,研究人員可能問他們:「你寧願今天拿到100美元,還是下星期拿到120美元?寧願今天拿到100美元,還是下星期拿到150美元?」等到受試者回答許多類似的問題之後,研究人員就能夠計算受試者,對立即報酬的重視程度,以及有多願意等候比較長的時間,以便獲得更高的酬勞。

這項研究發現,如果人們自覺貧窮,就會在快慢與利弊權衡之中,傾向選擇立即滿足,但若他們覺得自己相對富有,就會顧及比較長遠的利益。為了強調這項結果,並非受試者不顧真實世界後果,所做的抽象決定,因此研究人員又找第二組受試者,重新做一次實驗。

這次不是提供假設性選項,而是真的發給受試者20美元,讓他們用這筆錢賭博。受試者可以拒絕賭博的邀請,把錢塞進口袋直接回家,但也可以和電腦賭一場牌局試手氣,若贏了獎金自然比20美元多很多,萬一輸了則一毛錢也拿不到。

那些覺得自己相對富有的人當中,有60%選擇賭一把,而自覺貧窮的受試者當中,願意賭博的比率高達88%。由此可知,自覺貧窮使人們更願意孤注一擲。

這些實驗令人吃驚之處,在於一個人短視近利的程度,不需要看整個童年生長環境,就可能產生變化。哪怕只是主觀感覺自己不如他人富有,也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態度。

書籍簡介

書名:破梯效應:社會就是地位的階梯,比較的結果決定處境,我要跟誰比,才有實質效益而非打擊?
作者:奇斯‧裴恩(Keith Payne)
譯者:李宛蓉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31

作者簡介

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教堂山(Chapel Hill)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在不平等與歧視心理學領域享有國際領導地位。

《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與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都曾專題報導裴恩的研究,他也替《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和《今日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撰稿。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