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5月23日公布2018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在總體表現排名第17,較去年退步3名,為2009年來最差排名,但台灣媒體卻沒有把焦點放在哪些指標退步較大,反而一股腦的報導台灣排名被中國超越。但與其跟別人比,然後陷入選舉前互噴口水的肥皂劇,還不如回過頭來看,台灣排名退步真正的原因在哪?
首先,基礎建設中子項「基本建設」排名驟降至39,所以政府推動前瞻計畫是對的嗎?錯,報告中擔心的是台灣用水取得,以及能源效率的問題,白話文就是擔心未來缺水又缺電,但去年政府強推的8,800億新台幣的前瞻計畫,卻把超過一半的錢,灑在排名已經很好的軌道建設上,甚至有人提出將全台水管更新納入計畫時,得到的卻是「已經編列預算逐年汰換」的答案,凸顯政府寧可在少子化不可逆,且軌道建設未來自償率都有疑問的前提下,依舊堅持砸大錢在軌道建設上,這到底是為了未來的競爭力,還是為了政治上的利益?
此外,台灣低廉的租稅政策排行全球第4,但卻沒辦法吸引外資來台投資,「國際投資」子項退步12名至第41,這反映過去政府過度注重減稅帶來的效益,卻忽略了法規繁瑣程度(排名30)、致府執政效率(排行48)、外資自由獲得企業控制權(排行53)等其他可能影響企業投資的原因。也因為台灣偏低的稅率,以及過度倒向資方的稅制,造成台灣貧富不均持續惡化,社會階層對立等後遺症(社會凝聚力排行46),這一部分是因為政府推動年金改革,以及勞基法修法等爭議性較大政策所致,但至少反映出,過去藉由稅率低吸引外資的作法,看來成效並不大;租稅制度朝向對人民有利的方向修正,應該是政府必須堅持的道路。
至於勞動市場排名大幅下滑,關鍵當然是新修訂的「勞動基準法」致勞工工時縮減,以及企業聘用勞工比較缺乏彈性,不過縮減工時的思考方向立意良善,但讓路邊的早餐店,跟鴻海一體適用同樣的勞動規範,一來沒有彈性,二來也沒有顧及產業特性上的差異,這些細緻的問題,應該是政府未來規劃勞動政策時,必須思考的面向。
此外,低薪化(經理人薪資排行39),以及外籍人士來台的種種限制,確實影響到台灣能否留住高階人才,導致台灣在「人才外流不會影響競爭力」僅排行51,「吸引外國人才」僅排行55。鑑於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政府在費心分散我外貿對陸依賴時,是否還要繼續採取偏封閉的人才管制措施,阻絕對岸中高階人才來台工作?持續的人才單行道流出,絕對會影響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