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投資 存錢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心態影響投資的決策判斷,如果心態跟目標相違背,走再久都不會到達目的地。

心態決定投資的方向

說個小故事來說明這次的觀點,A希望能在50歲累積1000萬資產,所以A先評估了自己目前的收支狀況及孳息資產,知道自己至少需要7.9%的年化報酬率,才可能達成目標,於是他想到一個能夠實現這目標的地方:股市。

嚴格來說,7.9%年化報酬率是個滿尷尬的目標,因為我們找不到一個穩定的孳息來源,能夠「每年」提供如此高的報酬率,台股平均也只有3~4%左右的殖利率,這跟目標著實有著不小的差距。所以A只能透過交易,讓資本利得提供他實現目標的機會。所以A謹慎選股,透過殖利率等條件,買進理想的標的,希望透過基本面良好的公司,為他帶來可觀的獲利。

看到這裡,應該開始有人覺得哪裡不太對勁,殖利率跟價差之間有什麼關聯性嗎?我的經驗是,有關聯,但是結果不是原因。

確實,很多時候,市場會傾向於買進高殖利率的公司,好讓那間公司的殖利率不那麼顯眼,所以「提前進場」的話,我們將有很高的機會得到資本利得,但重點是提前進場,而不是高殖利率,因為市場反應的時間通常只有短短幾天,看到消息才買進的話,賺股利賠價差將是可預期的結果,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已經持有,高殖利率所帶來的價差空間,就是我們的小確幸。而這,正是心態不同所帶來的不同結局,也是這篇想談論的重點。

先來透露A的結局,再來說明我給他的建議。

A不僅沒能完成7.9%年化報酬率的目標,反而年年上演定存保衛戰,也就是設法讓報酬率高於定存,結果不只白忙又瞎忙。這是真實案例,因為這位某A也是我的朋友,而我給他的建議是,如果想要依靠價值投資獲利,

1.首先「絕對」不能買太貴,
2.而且要有耐心,

否則,技術面或籌碼面可能更適合你。

對我來說,上述2點正是價值投資的精髓,不過相當多投資人都只注意到第2點而忽略了第1點,可惜的是,如果沒有第1點的幫忙,達到第2點的可能性真的不高,尤其是分不清自己是存股還是價值投資的人,A也是其中之一。

{DS}

接著分享A的情況,說明為何如此建議。

近幾年存股風氣盛行,A也被吸引,踏進了市場。為了賺錢,A相當認真,看了不少「存股」相關的書籍,對於達人們的選股條件照單全收,雖然他本人並不清楚為什麼要設這些條件,但天性樂觀的他,覺得自己可以完美的複製這些達人的成功模式。也因為A太過樂觀,當他在預估公司未來的獲利時,總是一個勁的往上加,從來沒有想過,今年或許是公司最顛峰的時期,所以,總是高估未來的獲利及價值,即便A乖乖的遵守達人們的建議,設下了10%安全邊際,在我眼中,卻仍舊不是個理想標的,因為價格並不在理想的區間裡。

不過,仍然要恭喜他,因為在這些名單裡,確實有幾間表現亮眼的公司,但可惜的是,其他並不如預期,甚至能用悽慘來形容,更糟糕的是,A不僅沒在這些公司落難時,加碼買進,反而在忍耐許久之後,逢低出脫(請注意,這並不是上述提到的耐心,千萬別誤會)。殊不知這些公司在往後幾年,谷底翻了身,爬得比先前更高,所以我也得感謝他,因為他讓我認識到這些,原本不在我名單內的公司,有幸參與這些公司翻身的過程。

而A卻在反覆經歷了幾次之後,不再追求倍數報酬,幾千元的蠅頭小利便足以令他欣喜若狂,至於那些帳面的虧損,就由它去吧,繼續放著,「反正還有現金股利可領,不賣的話就不會有虧損」。

雖然我說了不少A的壞話,但A的做法不見得是錯的,只是剛好跟我的操作理念不符罷了。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要表達的,其實就只是,投資的心態不同,結果很可能大不相同,因為投資目的以及使用的投資方法都會跟著不同,當這三者之間越不協調時,不如人意的情況便會更多,於是乎,情緒干擾操作的經典模式便會出現。

依照A的選股方式,心態稍作調整的話,相信結果會更好。如果改以領取股利為主,賺取資本利得為輔,賺到的錢會比A經歷的多更多。因為A追求的是7.9%年化報酬率,而不是每年必須賺到7.9%報酬率,這表示他只要每年穩定的領取5%~7%的殖利率,在3~5年之內又能得到幾次實現資本利得機會的話,7.9%年化報酬率並不是多難達成的目標,如此一來,重心自然就會擺在,如何挑選能夠「穩定」配發股利的公司,當欲望減少時,我們自然就能更客觀理性些,估算公司未來獲利時,就不會過度樂觀。

請試著想像,當預期公司未來獲利會更好時,以及預期公司未來表現會跟近期一樣好時,哪一種情況會讓我們,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進,又是哪一種情況,會讓我們更有機會獲得資本利得。當然,如果我們有能力,能夠「每次」都在第一站上車,並且在車廂擁擠時下車,否則,藝高人膽大只不過是一種愚勇,因為當我們一心追求飄渺的資本利得時,過度樂觀所造成的高成本,將會成為在悲觀時刻摧毀我們的主要推手。

{DS}

順序正確才能事半功倍

以A的情況來說,7.9%年化報酬率並不是多難完成的目標,只需要找到能夠持續提供5%~7%殖利率的公司,在合理的價位買進並持有,當市場不理性時再賣出獲利,這也是我給他的操作建議。

實際上這建議並不難達到,每年穩定提供5%~7%的好公司不在少數,市場不理性的情況更是經常發生,所以困難之處並不在於如何判斷公司好壞,或是買賣的時機,而是自己能不能耐得住寂寞,在市場瘋狂時肯不肯抱著現金靜靜等待,在市場哀嚎時敢不敢大膽出手。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夠在較低的價位買進,自然就擁有更多的空間去等待,而不是讓可觀的帳面虧損,持續挑戰我們的忍耐極限(這不是耐心,很重要,所以再說一次)。

如果我們都跟A一樣,事先假設公司的股價會上漲才願意買進,那麼真的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使用那些幫助不大的條件來選股,相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能夠完成A的計畫。當然,如果我們都是神算子,能夠準確地看到未來股價的變動,那麼就不需要考慮這些,怎麼買怎麼賺。

獲取7.9%年化報酬率,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

1.找出每年都能穩定獲利且配息的公司,若能成長最好,但成長與否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2.客觀估算公司未來的獲利,如果做不到客觀,就想辦法低估,如果做不到低估,就使用歷年來最差的資料(何謂客觀,如果每年3~5月之間,都發現自己前年度預估的比公司實際的獲利更高時,那就是自己太過樂觀)。
3.估算值得買進的價位。
4.耐心等待價位到來,之後勇敢買進,耐心持有。
5.遵照自己的賣出價位,慢慢的實現獲利,而不是出現幾千元,甚至幾百元的獲利時,就開心的全部出清。

投資的目標是賺錢,相信很少有人會反對這句話,因為不論是為了財務自由、賺取外快、小孩的教育基金、籌備退休金,或是其他理由,都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錢,沒有誰是為了賠錢才進入市場的,偏偏市場是零和遊戲,也就是市場中「所有人」的損益加總起來等於零,只要有人賺錢,就一定有某人賠錢,沒有例外。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我有領到股利,所以我是賺錢的那一群人,只要我抱著不賣,就絕對不可能賠錢。確實,如果能夠堅持長期投資的話,輸的機率的確比其他人低一些,前提是必須滿足「先決條件」。

首先,我們必須讓自己買得夠便宜,至少不能貴的太過離譜,
其次,我們必須耐得住寂寞,不隨意賣出部位,而且願意加碼,忍受市場的風吹草動,才有可能讓自己往賺錢那一方靠攏。

可惜的是,不少人都輕忽市場的可怕,也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所以總是買得太貴,或是賣得太早。

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成功,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雖然從市場上賺錢不難,但真的沒那麼容易。試著轉換一下心態,才不至於過早出局,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巴菲特,至少我不能,所以我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賺取我能得到的報酬,當比預期獲得更多時,就是令人開心的小確幸,而不是買貴了,不願停損,才回頭說自己在存股。

心態不同會顛倒事情的先後順序,結果也就偏離了預期。

本文獲「小小書僮奇幻日誌」授權轉載,原文:心態影響投資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