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稅的方向就在不同的財務規劃中》
【前言】
近年來台股吹起減資風,一到3月發布年報時公司一併發布「財報」、「股利」與「減資」等三項利多資訊,消息一出往往隔天股價應訊上漲。但投資人往往搞不清楚減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但到底減資意義是什麼?對公司的影響會如何?對股東是否會有影響?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減資動機及種類】
在企業獲利快速成長的時代,為因應日後擴張公司營運實力所需,公司經常藉由辦理現金增資,或保留公司年度獲利辦理盈餘轉增資(也就是發放股票股利);而當企業因過度擴張而造成股本變大,若獲利成長速度不及股本增加速度,亦或公司預測錯誤與產業景氣低迷以致於獲利情形出現嚴重虧損之時,企業就往往需要透過「瘦身」減資讓股本減少,使企業能夠脫胎換骨浴血重生。
減資的原因大致上可分為四點:
1. 現金減資:
近幾年來,愈來愈多公司著眼於每股盈餘,而把減資做為財報槓桿的操作手法,因為資本額愈低,每股盈餘愈高。另外,也有許多企業,因為不看好台灣未來的市場,認為幾年內不可能擴大規模或轉投資,因此選擇減資。
一般來說,企業符合以下情形時會考慮進行減資:
(1) 為成熟產業
(2) 獲利穩定
(3) 有足夠的短期運用資金
(4) 短期內無重大資本支出計劃
2. 庫藏股減資:
公司依證交法第28-2條,為維護公司信用即股東權益所必要而買回,並辦理銷除股份者的範疇內公司買回庫藏股。從市場買進庫藏股來打銷股本,這是比較溫和的減資方式,這種方式把股本變小,可以提高EPS〈每股盈餘〉,讓股票權益變大,對股東比較有保障。
3. 彌補虧損減資:
為避免淪為股票變更交易之下場:上市上櫃公司連年虧損,於每股淨值預估低於10 元,公司股票將被證交所或櫃買中心處以取消信用交易;或公司每股淨值將低於5 元,股票將被處以變更為全額交割,所以公司將股本減資彌補累積虧損,以提高公司淨值,避免遭致股票處以變更交易之下場。
4. 其他
除了「大股東需要資金」、「降低股本以便併購,或以增資引進新投資者」…等其他原因以外,還有減資對大股東很有利的一個原因「節稅」。
在台灣,股利所得必須併入綜合所得稅,而對高所得股東課以重稅,以目前稅制來看,所領的股利至少有4成會被政府抽走(在此對稅制不詳加敘述)。在這樣的稅制下,原本大股東通常都會選擇棄息,但如今減資成為了他們避稅的絕招。所以呢,上市櫃公司便流行以現金減資退還股款,既可幫大股東節稅,又可消化剩餘資金、優化財務結構,可說是一魚三吃。
【減資對公司財務狀況及股東權益之影響】
★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
(1) 每股盈餘(EPS),每股淨值及股東權益報酬率均能有所提升
(2) 若公司帳面現金不足,則企業負債比將有所提高
(3) 一年內可能不得辦理現金增資募集資金
★對股東權益的影響:
(1) 減資前後股東之股權比率不變
(2) 股東可提早收回投資之資金
(3) 若公司獲利成長使得每股盈餘增加,可激勵股價的提升
【減資是解藥還是毒藥】
依據過去的歷史,晶華(2707)在2002年、2006年分別兩度「瘦身」提升營運績效,帶動股價飆升,造就2008年時738元天價傳產股王的傳奇。近年另外一個傳說就是國巨(2327)從2013年至2017年連年減資調整股本結構,健全各項財務及營運指標等強化公司策略,今年搭上被動元件的漲價潮列車,股價已高達550元且屢創新高。今年也有許多家公司宣布減資,例如:「潤泰雙雄」的潤泰全(2915)與潤泰新(9945)雙雙宣布減資4成。
依據過去2007~2016年的統計結果則顯示,在宣告減資後實施「現金減資」與實施「庫藏股減資」的績優型公司,短期間會激勵股價往上漲;而實施「彌補虧損減資」的公司,短時間內的股價通常會下跌。
【老牛總結】
★公司辦理現金減資常見原因包括:現金減資、庫藏股減資及虧損減資,到底對未來股價表現是好是壞?其實最終還是回歸公司基本體質,減資後若獲利改善,結果會反映在市場股價上;相反的,獲利若沒有起色,股價也會說話。
★減資不能說的暗黑面之一:減資後公司資金部位減少,若有資金需求時才驚覺錢不夠用,只能向銀行貸款,甚至是辦理現金增資,反而要向股東拿錢,這樣的情況其實應該避免。
★減資不能說的暗黑面之二:手上有現金但負債比過高的公司也不適合現金減資,債權人及放款的金融機構都會質疑為何公司有錢為何不還款?現金減資反而是個矛盾的做法。
★現金減資是透過縮減股本,將原本股款退還給股東。請大家不要誤把退還股款與現金股利一併計算,然後被極高的「殖利率」所騙!
參考資料:今周刊、怪老子、鉅亨網
***本文所提之個股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
本文獲作者《股海老牛》授權轉載,原文:減資-一魚三吃的節稅絕招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