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


伶伶,是位小會計,今年32歲,20歲進入社會第一份工作起薪2萬3,500元,工作迄今12年,現在存款(含基金投資)共250萬元。小桃,則是從事記者兼財經部落客,與伶伶同年,23歲開始工作,起薪略比伶伶高,有2萬5,000元,可是,因為太晚開始存錢,目前存款成績單約50萬元(含股票和基金)。

兩位同齡的年輕上班族,起薪低的20歲就開始存錢,起薪高的卻是28歲才落實存錢計畫,相差8年、加上每月存錢比率前者是5成、後者只有3成,結果個人資產竟相差200萬元!伶伶已經快存到買屋自備款了,而擁有保險業務員證照、同時還在財經部落格撰稿的小桃,存款卻只夠買輛國產車!

透過案例比較,再次證明:存錢成績要好,不是看誰收入高,而是看誰有紀律、用對存錢公式。更重要的是,看誰先開始!就像理財作家麥斯特森(Michael Masterson)在《自動變有錢:給年輕人的9堂理財課》一書中提醒:「時間」是存錢者最好的朋友!

伶伶和小桃存錢成績單的差距,與其他年輕上班族比較又是如何?《Smart智富》月刊與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以及「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合作,針對20歲到35歲之間的1,068位年輕上班族網路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39.1%的受訪者存款竟然不到10萬元,再把存款在11萬元到30萬元的人加入計算,則有58.6%的上班族存款不到30萬元,存款逾百萬元者只有19%(詳見表1)!

不懂收支管理!
明知「努力存錢」是王道
卻抗拒不了購物欲燃燒

年輕上班族存錢成績怎麼那麼差?是不是他們太「敗家」、不知道有了收入應該先存錢?錯!受訪者中,有51.5%說,他們領到薪水的第1件事就是「先存下固定的錢,剩下的才消費!」而問到「過30歲生日會訂什麼理財目標?」共有54.4%的人選擇「存人生第1個100萬元」或是「存夠買房頭期款」。從這些答案看,年輕上班族的理財觀念都不錯,他們都知道要趁年輕趕快存錢。

可是為什麼存不了錢?物價高、房價貴雖然都是原因,不過,讓大部分上班族存錢效果不如預期的主要障礙有3個:

1.每次逛街或上購物網站一不小心就手滑。

2.沒有記帳,不知錢花到哪裡去。

3.投資虧損(詳見表2)。

小桃就告訴我,她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在電台做節目企畫製作,假日常和朋友出去吃喝玩樂,每個月薪水都不夠花,甚至把媽媽叫她投資的投資型保單暫停扣款(每個月5,000元)!即使現在知道要努力存錢,可是與伶伶相比,她不僅換智慧型手機的頻率高,每月通話費也比伶伶多1,000元!

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黃正勳分析,無法控制購物欲(會不小心手滑買東西)的人,通常都是因為沒有理財目標。像小桃早年沒有理財目標,一不小心就變成月光族。

{DS}

另外,沒有記帳或是有些人就算會記帳,只做未分類的流水帳,又沒有定期檢討,存錢效果當然會差。因為記帳一定要分類,同時要定期檢討,才知道自己的錢浪費在哪裡。

至於「投資虧損可能讓存款成績變差」,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的理事長屈立楷認為,因為投資需承擔虧損風險,所以較容易有較高獲利,雖然短期(單月)可能因為虧損造成資產減損,但是,長期獲得高報酬的機率相對較高,不一定是壞事!經交叉分析發現,這群人資產的確相對較高。

由此可知,年輕上班族雖然觀念上知道要存錢,但是,不懂得正確的收支管理該怎麼做,因此造成存錢效果不如預期。

找對投資工具!
用定期定額基金當入門
加快存錢速度

不僅如此,調查也發現,共有57.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從學生時代或是工作第1年就開始理財。可是,在88%有投資經驗的受訪者中,能夠獲利超過5%的人只有22.5%,其中獲利逾10%的人更少到只有10%(詳見表3)。

看到這個調查結果,黃正勳和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都忍不住嘆息,年輕上班族正面臨「雙低困境」:一是存款偏低,一是投資獲利率偏低!分析箇中原因,上班族對投資工具的選擇太保守應是主因,調查發現,超過47%的受訪者使用新台幣存款和保單做投資工具,分居前兩名;接下來,才是買股票和投資基金,使用這兩項投資工具的受訪者都不到4成!

回頭看看32歲就能存下250萬元的伶伶,這位每月存錢比率至少5成的小會計,26歲就存下人生第1個100萬元,接下來,只花4年就存下第2個100萬元,問她為什麼存錢速度變快了?伶伶說,因為加薪,再加上學會投資!她用儲蓄險和基金加快存錢速度。現在她的最新存錢目標,是要存到300萬元,準備出手買人生的第1間房!

28歲之前還是月光族,如今,只花4年就存下50萬元的小桃,存款成績能夠突飛猛進的原因,除了學會記帳、控制物欲之外,最關鍵的成功方法一樣也是學會基金投資。2007年,小桃曾轉職做保險業務員,開始學著幫客戶規畫投資型保單,在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後,小桃發現,金融海嘯期間基金沒有停扣的客人,2009年隨著股市大反彈,報酬率都非常驚人。

因為親眼見識到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威力,2010年底,小桃開始恢復投資型保單的基金扣款,每月投資5,000元定期定額買基金,1年多後,靠著檢討支出,每月再硬擠出3,000元加碼扣款。今年初再加碼,每月扣款金額拉高到1萬1,000元。希望3年內,就能存到人生的第1個100萬元!

如果觀察這次受訪的年輕上班族,表示自己獲利超過20%的人中,他們選擇的投資工具排名,就和全部上班族的排名非常不同,排名第1的是股票、其次是股票型基金,新台幣存款只排到第3,保險更落到第5名。黃正勳指出,這個結果顯示,要拉高獲利、加快存錢速度,年輕上班族就得承擔一些風險,投資工具就不能太保守!

{DS}

拉大財富差距!
提早理財、堅持紀律
35歲前就能存到第一桶金

如果存錢和投資的方法都對,還有什麼變數會加快你的存錢速度?為了找答案,我們特別把此次調查、資產累計超過100萬元和低於100萬元的人進行交叉分析,看看這兩群人投資理財有何不同?結果發現,資產超過100萬元的年輕上班族有2大特色:

1.提早理財:工作6年以上且提早理財(學生時期或是工作第1年就開始理財)的人有41.1%存款超過100萬元,其中,17.1%的人存款更已超過200萬元(詳見表1)。

黃正勳指出,由此可見,提早開始理財,只要用對方法,隨著工作時間拉長,財富差距會愈大,就像伶伶與小桃,不必等到35歲,兩人的資產差距竟然可以差200萬元!

2.投資要有紀律:在受訪者中近3成的人有投資基金,投資基金且資產逾100萬元的受訪者中,有48.9%的人在遇到金融海嘯時,仍然繼續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不停扣。對於這群少數的投資贏家,黃正勳笑著說,應該給這群上班族「按個讚」。

台灣的年輕上班族現在很「悶」!因為經常性薪資扣除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實質薪資仍不及16年前水準。不過,事實證明仍有近2成的贏家能夠在35歲前就存到人生的第1個100萬元。如果你已經有工作,建議趁早跟這群贏家一樣,提早開始理財,而且要用對方法、找對工具、堅持紀律,這樣即使大環境繼續「悶」,你也可以靠理財翻身,不再被人看衰!

這次調查我們還發現,退休目標多數以1,000萬元為目標,羅尤美計算給年輕人聽,如果想在45歲達成1,000萬元的退休夢想金,以投資10%的工具為例,若35歲才準備,每個月要準備4萬8,143元,才可能達成,但若25歲就開始準備,每個月只要投資1萬3,060元就夠了,可見得愈早準備愈省力。

本文獲Smart月刊授權轉載,原文:衝動消費 是吃掉存款最大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