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故事



想要擁有第一桶金,除了用「存」的,還有什麼方法?多數人因為不懂投資,初入理財這座大叢林時,只能先把本金留在身邊,慢慢地靠著工作、領薪水累積到100萬元,這可以說是最安全、最沒有風險的路徑;但也有少數人抱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態,一入理財大叢林就把資金全部拿去投資,殊不知,沒有打好基礎,這樣的行為其實叫「投機」。

但是,德國知名的投資大師、《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的作者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都曾在金融市場破產2次,沒有做好功課的新手,不僅滾不出第一桶金,常常還因為敢衝、敢壓的個性搞得血本無歸甚至負債。

然而,本文的主人翁晴尹,並不是衝動、做事魯莽的人,她給人的印象是溫和、笑起來甜美的台南女孩,但初入理財這座大叢林時,她也發現,因為薪水少,想靠著「存錢」快速地累積到第一桶金沒這麼容易。

於是,她渴望以「投資」來放大資產,但有別於其他人,她靠著自修加上拜師學藝打好基礎後,利用30萬元投入金融市場,且每月定額投資,在18個月後滾出人生的第一桶金,而第二桶金也只花約1年就達標!到底她怎麼做的呢?我們來看看她的故事。

晴尹是一個出生在台南的純樸女孩,父母親經營傳產業的工廠,家境小康,但是從小到大,零用錢就等於車錢,譬如,她在高雄念五專,因為學校供應食宿,所以父母親每月只給她3,000元,每週坐車往返台南、高雄,偶而買個小東西、和朋友聚餐,理所當然地成為月光族。

二技畢業後,晴尹先工作了2年,每月薪水只有3萬元,父母親要求她每月要給家用1萬5,000元,加上她在外租屋,每月房租7,000元,生活費只剩下8,000元,同樣是每月花光光。後來,晴尹回到台南攻讀研究所,因為學長姊有一些理財的經驗,會與晴尹分享投資基金的心得,所以晴尹浮現了想存錢投資的欲望。不過,每月雖然有研究津貼5,000元,但也不夠花費,月光族的生活就持續到研究所畢業。

{DS}

沒做功課就投資基金
慘賠20%出場
2007年,26歲的晴尹研究所畢業,進入醫學中心當研究助理,當時起薪是每月3萬3,000元,其中1萬元貼補家用、1萬元母親則幫晴尹「跟會」(詳見名詞解釋)。另外,晴尹每個月固定撥3,000元買基金。她定期定額扣了半年,但半年過去,報酬率一直是負的,「我當時沒有理財的經驗,根本不知道微笑曲線的觀念!所以看到報酬率一直不好,我就不敢再扣款了。」晴尹表示。

小檔案_跟會

又稱「標會」、「互助會」,是早期社會流傳迄今的一項民間產物,是由急需資金的人集合親友的錢周轉。而常聽到有人說怕被「倒會」而不敢跟會,那就是會頭或跟會的人收了錢後就消失不見,投資者有可能損失前面已繳去的會錢,因此「被倒會」可說是參加互助會時最大的風險。

很多人說買基金的風險比買股票小,但只要沒做功課,一樣都可以算是「投機」。所以「投機」了半年,晴尹不再扣款,卻也沒有立即停損,鴕鳥心態地把那筆錢放了近一年才贖回,最終得到負20%的報酬率。

有了這次的經驗,晴尹驚覺,薪水少,根本存不快,但若想投資,不做功課就變成投機,賠錢的機率幾乎是百分百,於是她開始自學投資。晴尹剛開始並不知道如何有系統地學習,她到處看、到處和有經驗的人閒聊。在某次機緣下,她看到了由羅伯特‧清崎所寫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於是對房地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我剛好很想搬出去住,書裡面也提到,若能帶進現金流的東西叫做資產,所以我想透過房地產替我帶進現金流。」那時候,網路上的理財資訊並沒有這麼豐富,所以晴尹找了有關房地產的課程,只要假日有空,她每個月起碼會從台南坐車去台北上一次課。

因為是自由報名又要花錢的課程,身邊的同學都是對理財有興趣的人,晴尹跟他們交流後發現,股票其實是很好的投資工具。過去從沒想到要用股票累積資產嗎?晴尹解釋,因為父母親覺得股票很危險,所以只有透過存錢、跟會來累積資產。

「風險是來自於不了解!」晴尹強調,透過理財課程,她發現其實股市沒有這麼可怕,加上股票可以小額投入,也就是以零股的方式買賣,相較於房地產需要一筆較大的資金,更適合像她這樣初期沒有本金的人,所以她開始接觸股票的課程。

之後, 她每月只要有結餘, 就會買進大型公司,譬如統一(1216)、中華電(2412)這種比較穩定企業的零股。但是,她的報酬率雖然是正的,卻沒有讓她資產放大,事後她檢討,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缺乏「利用閒錢投資」的觀念,這也是年輕人初入股市應該要注意的事情。

晴尹當時仗著自己年輕、每月有固定收入,於是沒有預留緊急預備金,每月有結餘就全部買零股,身上的閒錢一毛不剩。每次遇到緊急狀況需要用錢時只好賣零股,因此實際上小錢獲利不多,再加上手續費等成本,資產一直都在10萬元上下打滾。

{DS}

初入股市拜星大為師
3階段逐步學習個股投資
直到2010年,在一次課堂上,講師介紹了「星大」這號人物。星大當時已是個小有名氣的操盤人,後來也成為《Smart智富》月刊180期封面故事人物。「我就想學習怎麼投資股票,只好黏著他!」晴尹笑說。

在晴尹正式拜星大為師之前,發生了一段趣事。晴尹黏著星大不放,希望能拜師學藝,於是星大先丟了1檔個股及名片給晴尹,要她1週內研究完並把報告寄到名片上的E-mail。1週後,晴尹寄出報告,卻一直等不到回音,直到1個月後,她又在課堂上遇到星大,星大才坦言,名片上的E-mail是他朋友的。星大詢問朋友後,最終在垃圾信件中找到了這封信。於是,星大才把自己真正的E-mail給晴尹,確定了兩人的師徒關係。

在個股投資的學習上,晴尹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

1.看懂財報:首先,晴尹學習看懂財報,透過了解一家公司的運作,觀察其營收、成本,到進一步了解毛利率、EPS(每股稅後盈餘)等專有名詞,才能從過去的資料確認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尚稱穩定。

2.研讀新聞:如果說,基本面是「後照鏡」,那麼消息面可以說是車頭燈。但是要如何蒐集新聞,並加以判斷是一門精深的學問。舉例來說,當某家企業提到要擴廠,其資本支出必然會增加,此時可以觀察其現金流的狀況。透過蒐集新聞、比對財報來找出真正有獲利能力的公司。

3.判斷進、出場點:找到可以投資的公司,接著是學習判斷進、出場點,有些人會利用殖利率作為參考依據,有些人則看EPS,算法也很多種,但最終目的是希望在合理或便宜的價位買到股票。晴尹常用的方式是以殖利率作為初步參考依據,再輔以簡單的技術分析判斷進場點,當股價漲超過昂貴價時,則是她的出場點(詳見《每天練習10分鐘 存摺再多100萬》的〈投資獲利1〉、〈投資獲利2〉)。

期間,除了個股研究之外,星大也教晴尹一些基礎的理財觀念。同時,他們組成「恩汎理財投資團隊」,教學互長,裡面有4名成員,包含星大和晴尹。他們每週利用Skype進行線上教學、每月固定在台北聚會1次,討論最近研究的個股,以及分享彼此對於當週大盤和國際情勢的研判。

{DS}

這樣的聚會維持了約1年半,2011年晴尹因為結婚的關係,母親將跟會拿回來的30萬元給她。對投資已小有概念的晴尹,決定將所學應用在股市上,在同年10月,她拿著本金30萬元投入股市,靠著自己的判斷選股,買進人生真正的第1張股票。

婚後,她每月固定投入基金1萬元、股市1萬5,000元,到了2013年4月,她的資產已突破百萬元。算一算,經過18個月的時間,每月投入2萬5,000元,再加上存款和初期的本金30萬元,她總共投入約80萬元,剩下的資產都是靠投資而來的,而第2桶金也只經過了約1年的時間。

投資配股股票+保留資金加碼
才能加速放大資產
晴尹提到,在放大資產的過程中,還有2個要注意的「眉角」:

1.利用「配股」來滾大股本:晴尹累積資產的過程中,存股標的約占投入資金的70%、波段操作則占30%,所以股票的配息、配股對她來說很重要,而其中,能讓她快速放大資產的關鍵在於「配股」。

因為持有的股數增加,平均每股成本下降的速度快之外,當股價上漲,因為股數愈來愈多,資產也成長愈來愈快,因此有一度,晴尹存股標的都是會配股的金融股。

2.投資的資金不要一次投入:即便是用來投資的資金,晴尹也認為不要一次買滿,她通常會留下1/3資金,當有更好的標的出現或持股名單跌至便宜價,才有資金加碼。

即便現在已是2個孩子的媽,也有正職工作,但晴尹仍不停吸收投資知識並努力放大資產,她建議想存第一桶金的年輕人,真的要趁早學習,並有計畫地開始投資理財!

小檔案_晴 尹

出  生:1981年
現  職: 醫學中心研究助理
理財工具: 存股、波段
理財成績: 30萬元本金,18個月滾出第一桶金、再12個月滾出第二桶金

延伸閱讀
價差操作+存股 他每月替自己加薪4萬8
雜貨店小子存成長股 40歲存到3000萬退休金
延伸學習
金雞年如何挖對金雞股

本文獲Smart月刊授權轉載,原文:小資女靠存股+波段 2年半滾出2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