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故事


現在有人再來跟我談投資,想從我這裡拿錢出去,我都會很小心、很小心,寧願不投資也不再重蹈覆轍

──豆花妹(蔡黃汝)

「你好,歡迎光臨!」踏進便利商店,驚見櫃台內替客人結帳的服務人員竟然是豆花妹蔡黃汝,莫非她改行開便利商店?還是撞見明星臉?原來都不是,而是她正為甫出版的寫真書《花花世界看見愛》進行宣傳活動,給不知情的客人帶來意外驚喜。(編按:本文撰於2014年5月)

出道已6年的蔡黃汝,憑著姣好的外貌、自然不造作的個性,快速在演藝圈竄紅,工作觸角更從一開始的show girl、唱歌,擴展到拍偶像劇、電影還有主持,對人生以及工作發展,她有著完整的規畫。

這種仔細規畫的性格,也反映在蔡黃汝的理財觀念上,身為7年級生的她,早早就把理財視為自己內化的習慣與行動,這一點讓人倍感訝異,因為與她同齡的年輕藝人,很少人具有正確的理財觀念,為何蔡黃汝會跟他們不一樣?「因為爸媽教我3件很重要的理財觀念。」蔡黃汝說。

觀念1》收入存1/3

存摺少看一個「0」

父母是上班族,還有3個兄姊,蔡黃汝說,自己的家境不算富裕,僅能說是小康。但蔡黃汝從小就喜歡存錢,因為媽媽從小就叮嚀她與兄姊們:「要懂得存錢,因為存錢才能應付不時之需。」

回憶幼時第一次存錢的印象,是奶奶給蔡黃汝零用錢買零食的記憶。她是么女,從小就特別受寵,奶奶經常一給就是千元鈔票,「因為我愛吃,只買吃的東西,花不了什麼錢,都會剩下好幾百元,每一次都會把這些錢塞到手邊的鐵盒子裡,漸漸地愈存愈多,直到塞不進去,我覺得很開心,似乎這麼做能為我小小的心靈,帶來大大的滿足。」

這個存錢的基本動作,長大後更衍生出進化的版本。當蔡黃汝開始打工後,一拿到收入,她習慣「先存才花」,先把收入的1/3存下來,其他才作為自己的生活費。

更進一步的做法是,她把戶頭分3個,第1個是存這1/3儲蓄的專門帳戶,只進不出,沒事絕不動用。第2個戶頭,專門用來支付生活開銷,為了減少跨行提領費用,她還特別選擇便利商店都設有自動提款機的銀行。至於第3個帳戶,作為工作上自我投資的花費來源,例如公司建議她,買副音質好的高價耳機學音樂較方便,還有保養SPA美容的費用,都由這個帳戶支出,「不過這個帳戶很少動,大多數支出光靠第2個生活帳戶就綽綽有餘。」蔡黃汝說。

除了收入分3帳戶專款專用,蔡黃汝還有一個自己存錢的小訣竅,就是看存摺時,數字要少一個0。

「100元看成10元,1,000元我當作100元,這樣子我在領錢的時候就會更謹慎,心裡會想著:哇!不行,我不能再這樣花下去!」讓原本就很會存錢的她,存錢的速度更快,平常儲蓄率接近5成,如果拍戲忙,吃劇組便當、不必特別治裝,也有人接送時,她的儲蓄率甚至可以高到8、9成。

{DS}

觀念2》東西能用就不買

不追求名牌精品

除了會存,也要搭配聰明消費才厲害。談到花錢,蔡黃汝說這也是父母給她的觀念。她說,父親從小就教育她該花的不能省,但該省的絕不能花,東西還能用,就不會多買,也不會貪新鮮想換。

「爸爸有一個筆袋用了4年,之後壞了又修了修,拿來裝筷子或是放些小物,他真的很省。」蔡黃汝說,雖然自己跟兄姊常常會開玩笑說,自己不想跟爸爸一樣,這麼愛省錢,但爸爸對金錢的觀念,早就在她的心中生根。

受到父親影響,蔡黃汝買東西之前,她一定會仔細思考,「這個東西我為什麼要買?家裡有沒有相同的東西?」她也把爸爸重新利用物品的習慣落實在生活的小地方裡,例如她會蒐集用過的購物袋,拿來裝東西或者是當作垃圾袋,擦汗擦臉後,不髒的衛生紙她會再拿來擦地板。

這種消費觀念,就算踏入五光十色的演藝圈,也不曾改變,對蔡黃汝來說,騎youbike、搭大眾運輸工具趕通告是家常便飯,靠便利商店的便當、飯糰果腹也甘之如飴,問她有沒有聽過演藝圈其他藝人對她的消費習慣提出質疑?「有啊!曾經有人說我怎麼這麼不會花錢?但是我覺得藝人賺錢雖然快,可是每天上山下海、早出晚歸,很多辛苦不為人知。既然賺錢這麼辛苦,不是更應該珍惜謹慎地花錢嗎?」

很多人認為,藝人與名牌衣物、配件就是該畫上等號,覺得在藝人的隨身物品中,應該樣樣都是名牌,但這種迷思,也與蔡黃汝扯不上邊。「一是習慣,我覺得幾百元的衣服、包包也很好用,不見得一定要追求那些名牌精品的衣服、包包,我覺得自己不需要這些東西,而且我的形象就是鄰家女孩,跟名牌、精品感覺比較遙遠。」

蔡黃汝的理財、消費觀念雖好,但是在跑通告時,也意外帶來麻煩。因為一些報紙、雜誌有公開女藝人包包、拍隨身物品的專欄,每次蔡黃汝上這些通告,對方都覺得她的隨身物品太平凡,沒有「哏」跟畫面可以做主題與拍攝,「他們會說,你一個女明星打開衣櫥,怎麼什麼都沒有啊!」為了配合採訪與通告,她只好先買了個1萬多元的墨鏡,又在公司建議下,添購1萬5,000元的名牌包,她說就算買,也是她想了又想、比了又比才下手的。問她花這筆錢的心情如何?「痛!很痛!」蔡黃汝就像是找到宣洩的機會,立刻大聲回答記者的問題。

觀念3》不辦信用卡

感受「付現鈔」的痛苦

媽媽還要求蔡黃汝2件事,不辦信用卡、不向外人借錢。不辦信用卡是希望她不要學會擴張信用、過度消費的壞習慣,讓她在提款、付現的過程中,真實感受到「付現鈔出去」的痛苦感。至於借錢,「他們覺得跟家人借錢還行,但跟外人借錢,怕會上癮成習慣,因此他們從小就不准我們跟人借錢,連借100元都不准!」她說以前上課曾因忘了帶錢包而不得不跟同學借錢,但借了錢她反而心神不寧,隔天看見同學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喊「我要還錢!」

{DS}

儲蓄率高、花錢謹慎,沒有負債,也不必負擔家庭開銷,不到30歲,蔡黃汝已存到千萬身家,孝順的她說,雖然爸媽名下已有房產,也不用自己與其他兄姊負擔他們的生活費,但她仍希望父母能住在她的房子裡,讓她多花時間盡孝道,以彌補踏入演藝圈後,因工作關係必須離家租屋的缺憾。

除了用力存錢之外,難道沒學習用其他金融工具理財嗎?談到這個話題,蔡黃汝一臉無奈,談到自己理財的第一次挫折。

「說是挫折,不如說是我不了解自己買了什麼。」蔡黃汝說剛出道時,一個在當保險業務員的朋友告訴她,保險可以提供基本的風險保障,投保滿期後,每個月還能再領2萬多元。她心想,錢放銀行增長太慢了,把錢放在保險裡生財似乎比較快,於是她就讓朋友為她規畫了年繳保費近百萬元的保單組合,採半年繳方式,但繳了第一次保費後,她驚覺這樣的方式是錯的。

「那時保的幾乎都是年繳20年的保單,第一次繳費就讓我剛存到的第一桶金見了底,我那時還是個新人,演藝工作、收入都不固定,變化這麼大,每年卻固定要擠出100萬元保費,錢從哪裡來?我這樣的規畫,是不是大到自己無法負荷?」再三思考後,她決定向業務員提出解約,把剛投保的壽險、醫療險跟還本型儲蓄險統統都解約,雖然拿回的錢不到繳出去的一半,但她說自己學到了一堂課,就是任何投資一定要了解清楚才行動,「現在有人再來跟我談投資,想從我這裡拿錢出去,我都會很小心、很小心,寧願不投資也不再重蹈覆轍。」她心有餘悸地說。

因為受過一次傷,蔡黃汝現階段仍是以存錢為主,偶爾會趁工作之餘接觸一些基金投資的知識,但她仍是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存錢、買房目標上。她說,存錢、理財,不僅讓她擁有生活的富足,更重要的是,她獲得人生的自主權,而不需要因環境所逼,被迫做選擇。

小檔案_豆花妹(蔡黃汝)

出生:1987年

學歷:醒吾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

職業: 演員、歌手、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