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期待已久的H股全流通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促使香港股市在新(2018)年第一天開紅盤,一口氣躍升至10年高、重返3萬點,5-240日均線呈多頭排列,而追蹤H股的國企參考指數(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也同步勁揚,帶動台灣相關ETF聯袂大漲。
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截至台北時間2日下午2時44分為止,恆生參考指數大漲1.81%、報30,461.28點;開盤迄今最高升至30,479.83點、創2007年11月2日以來盤中高。國企參考指數大漲2.88%、報12,046.34點;開盤迄今最高升至12,059.95點、創2017年11月23日以來盤中高。
台灣相關ETF同步勁揚。FH香港(00649)2日終場勁揚1.64%、收新台幣21.72元,創掛牌高。FH香港正2(00650L)大漲3.24%、收新台幣36.65元,創掛牌高。富邦H股正2(00665L)更跳漲5%、收新台幣33.82元,創2017年11月23日以來收盤高。
中國新聞網、明報等大陸媒體報導,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證監會在中國大陸與香港兩地股市收盤後宣布,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進本次試點,試點企業不超過3家。
在此前的H股上市架構下,上市後在香港市場發行的H股可以自由流通,對於上市前的股份,除本身以外資形式投入到該股份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外資股」,可以轉為H股流通外,其餘境內股東持有的股份均被認定為「內資股」,無法在香港市場流通套現。如果一家公司只有H股上市平台,沒有在A股上市的話,主要股東要想在場內減持這些內資股,就只有一條路徑——A股上市后,過了鎖定期才能減持。然而,若實施H股全流通,就意味著對於試點的公司而言,這些內資股可以在H股市場上減持。
{DS}
中信證券發表報告認為,此次試點將帶來新一輪股權改革機遇,盤活存量資產,打開融資渠道,其意義不亞於「H股的第二次上市」。據統計,目前具有H股框架的公司多數為國企,250間H股公司中,98間為兩地上市,其他152間為香港上市,非流通內資股合計等價市值約為2.6兆元,是這些公司目前已流通、約1.1兆元H股市值的2.3倍,相當於目前港股市值的8%左右。
恆生參考指數2017年漲勢凶猛、年漲幅高達35.99%,遠優於上證參考指數的6.56%。南華早報等外電報導,HSBC Private Banking董事總經理Fan Cheuk-wan說,中國投資人想將資產分散至海外的強勁需求,讓港股大為受惠,此外中國經濟成長前景穩定、企業盈餘可望成長7%,也激勵了港股走勢。他預測,恆指到了2018年底將續漲4%至31,000點。根據南華早報調查,7名策略師預估,港股2018年的漲幅將介於5-15%之間。
2017年期間,MSCI中國指數共計大漲了52%,主要是由房地產、科技類股帶動,而人民幣相對美元則跳漲逾6%。First Shanghai Securities Ltd.策略師Linus Yip說,投資人依舊相當樂觀,市場普遍預估,2018年港股的報酬率有望超過10%,許多基金經理人在結束假期後,都在重新建立投資組合,估計盈餘成長、本益比重估,將繼續帶動港股走強。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
MoneyDJ理財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