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錯過的股票
前二天和一位長輩聊天,他大嘆自己錯失了很多股票。他每天都期待著股市會大跌好進場,結果股票每天都在漲又下不了手,直呼時不我與。
一般來說,要安慰這種失意的朋友?一種當然就是講一些像「總有一天會等到」或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種連你自己聽了都不相信的廢話。
不過還有一種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告訴對方,「媽的,你那個算什麼,聽了我的故事你才知道什麼叫悲慘世界!」而更慘的是我的故事有二個:
第一個故事
距今約20~30年前我在唸大學時(一般超過45歲的人講這種時間間距,通常都是後面的數字比較接近實際)。有一天我的小學同學來找我,說他和他的學長正在囤積RAM,問我有沒有興趣參一腳(囤積這個詞是他說的)。原因是他的學長在某半導體公司工作,告訴他RAM會漲,所以他們開始囤RAM準備到時再拿出來賣。(順便一提,如果我沒記錯當時的RAM是1MB新台幣1000元,而且或許你知道1GB=1000MB)
我一聽就笑了,果然是理工科的想法。我費了一番脣舌解釋,買RAM容易賣RAM難,人家怎麼知道你的RAM是沒問題的?萬一賣出的產品有問題,誰要來負責?所以…真正聰明的方法,應該是去買那家做RAM公司的股票!我的同學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回去打聽了。
過了一陣子我追問打聽的結果,同學說,別提了,那家公司沒有上市,因為業績很爛,每年都虧一屁股,股東就是政府的錢和一些被逼著投資的公司。那個董事長是從美國回來的,學老美那套叫員工都要認公司的股票,搞得大家都很不爽,學長說一股10元,如果你要的話,要多少有多少!
我一聽原來這個公司這麼爛,那就算了!不過我還是隨口問了一下這個公司的名字,
「嗯~叫什麼台灣積體電路的。」
「一聽就知道是拿政府的錢出來亂搞的!」
果然聽名字就知道是不會有搞頭的公司!
第二個故事
幾年後我到美國去唸書,那是1997年,那一年美國科技業發生一件當時不算重要,但絕對有新聞性的事!
有一家快要破產的電腦公司,把它被開除的創辦人又重新請回公司。沒錯~那家快破產的公司叫「APPLE Computer Inc.」而那個被開除又回鍋的創辦人叫Steve Jobs。
{DS}
精采的故事正要開始。
在Jobs回鍋後的第一場股東大會中,講到一半,Jobs突然說今天的股東會我們有一位神祕的來賓,結果他身後的螢幕出現的是Microsoft的CEO,Bill Gates(比爾蓋茲),幾乎台下所有的股東都驚惶失措、大呼不可思議。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PC市場就是Windows和Apple二套系統,市佔率差不多是90比10,一般會用Apple系統的人都看不起Windows,認為Windows是抄襲、壟斷,甚至當時Bill Gates經常被形容為帶著笑臉的陰謀家。結果這個Apple的最大「敵人」居然就出現在公司的股東會上。
Bill Gates當場宣布Microsoft要投資1.5億美元APPLE的優先股,並同意將當時Microsoft最賺錢的產品─Office整合到Apple的PC─Macintosh(麥金塔電腦)上,而Apple惟一要做出的「犧牲」是,未來所有的Macintosh都會預載Microsoft當時不成氣候的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IE)。
還記得消息出來當天(或隔1~2天後)是我們學校商學院院長和所有新生研究生的座談會。當時院長就問了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Microsoft要幾乎無條件地給錢去扶植自己最大的敵人?甚至把自己最有競爭力的產品授權給對手?然後根本沒有拿到什麼好處?
(如果我沒記錯,Microsoft投資的優先股是沒有利息和沒有投票權的,頂多就是幾年後可以轉換為APPLE普通股,換句話說,在轉換為普通股前,Microsoft持有的優先股根本沒用,也不能藉此干預或挖掘Apple內部營運訊息)
看到這裡你不妨可以學一下秦始皇系列的書,停下來想一想Bill Gates為什麼要這麼做?(不要唬爛什麼因為Bill Gates預見了Apple或是Steve Jobs未來的潛力)
就在那個Moment,小弟在下不才我正是第一個講出標準答案的人!也算是小小台灣之光!我的答案是「Just keep Apple survival」(只是要讓蘋果活下來)。
院長進一步追問,為什麼Microsoft執意要讓蘋果活下來?(奇怪,為什麼是我講英文,院長講中文?)
「Anti-trust」(反托拉斯)。這是以我當年的英文程度能夠做出最多的回答了!
簡單地說,當初Windows vs Apple OS 的市佔比是90:10。如果蘋果倒了,Windows的市佔率會接近100%。而以當時反壟斷,甚至是反Windows/Bill Gates的氛圍來看,到時Microsoft一定會被調查,甚至如之前的AT&T一樣被強迫分割。與其花上數千萬美元和美國政府打官司或遊說政府,甚至可能被強制分割(損失可能數十億到上百億),還不如花點錢讓對手苟延殘喘,這樣就能保住Microsoft現有的優勢和地位。
而最讓我驚訝的是,隨著媒體的揭露,我才發現這個想法並不是Bill Gates想出來的,而是Steve Jobs提議的。我心想,「哇靠!一般人入主一家快破產的公司,想的一定是檢視公司財務資訊和產品線看看什麼地方可以開源節流的,但Jobs想的居然是怎麼從世仇手上拿到公司需要的資源!而且這個資源讓公司幾乎不必付出什麼代價。這傢伙真是他媽的天才!」
就因為如此,我決定用我有限資金以一股9.5美元買進150股的Apple,我告訴自己只要Steve Jobs掌舵的一天,就算Apple跌至零元我也不賣,我一定要看著這個天才把這家公司變成什麼樣?
對,就是這樣的信念,20年後經過多次的配股和分拆,當年的小投資150股 x 9.5美元,現今的價值已經成長超過1000倍(編按:約值新台幣43,110,525元)。就光憑著當初的150股,我如今已經可以過著財務自由 ,偶爾寫寫blog,或是隨興出二本書,過著自在退休的生活了。
沒錯,這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我要用自己的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只要能做到洞悉公司領導者潛力,而且只要做對一次,你的一生就可以吃穿不愁了!
當然不是這樣!我當初買的150股Apple大概不到二個月就用12.5美元賣掉了,賣完後還很高興的去吃大餐慶祝。結果今天的我成天窩在電腦前認真寫作不說,還要不時上網看看我的書有沒有多賣二本。
好啦~看完以上二個故事,你現在是不是覺得錯失股市大多頭根本不算什麼?
本文獲「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授權轉載,原文:那些年我們錯過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