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小弟出版第三本財經著作《財商有價》,在私訊中收到讀者的感想。當中不只簡單的感想,還分享他對長線、短炒的看法。
Michael留言:
止凡你好,剛剛看完你的第三本著作,書中有不少地方值得細味,對本身有一定投機或投資經歷的人來說,感受頗深。
在書中,你提出心態是最重要,雖然你置於最後部分。參與過股票市場的人都會感受到,你擁有怎樣的心態便決定你會有哪樣的買賣行為,決定你長線投資能否成功。
我認同八二定律,這是我初入市場時就接收的訊息,少數人賺取多數人手上的資產。
書中提及的趨勢投資法正是本人初入市場時所學及進行的。初入市場時,自己將資金分為兩個不同帳戶,一邊做一些投機性的短線炒賣,另一個只是買入資產並長期持有,回報如何?答案不用說。
今天,研究還在進行中,但方向跟從前不同了,轉而價值投資方面,我相信長遠來說,回報更穩定及可觀,不能小看複利的威力。
於後記中,得知你將會出更多著作,有關股票投資估值考量方面,這正是我喜歡跟別人交流的範圍之一,期待你下一本著作,繼續努力。
後記:
Michael再分享,兩個帳戶,當時初接觸投機與投資,想研究一下到底家人的保守策略可行,還是坊間奉行的進進出出有效。一方是簡單操作,保本收息(當年以澳幣作投資物)只定期買進及做定期。另一方則是炒股票,低買高賣而己。
{DS}
出來的結果,Michael兄沒有詳細說明,但從他的字裡行間中也可以感受到結果應該是放長線的回報較為可觀。
當然,一個半個投資者,一次半次的投資成績,絕對不能作準,因為當中實在有太多變數。例如,澳幣升跌已經對這個長線投資實驗有很大影響,Michael兄本身的短炒功力與方法如何又會有不同結論。
即使我本身較喜歡長線投資,不太喜歡短炒操作,但也要公平一點,單從這個比較就下定論實在有點草率。
對於這類比較,多年前曾經看過一本投資名著Stock for the long run,該著作由Jeremy J.Siegel所寫的,當中有不少數據研究,包括了在股市中長線與短線的回報比較,亦有債、股的比較。研究數據是以美國市場歷史作為基礎,二百年的數據,出來的結果很有代表性。
這些結果較有參考價值,然而,讀者在閱讀時也要留意其應用性。例如數據來自美國,即一個全面資本市場,過程經歷經濟大蕭條、戰爭、工業革命等。如今是什麼樣的年代?投資者身處什麼樣的市場?市場內有什麼樣的規則?每一項都可以影響參考價值。
話說回頭,近日知道勁贏兄於18.8元賣掉恒大,獲利甚豐。我知道還有不少以各種投資方法默默耕耘的blogger,有買增長股、有買折讓股、有買收息股、有月供股票、有買賣期權、有針對市場氣氛作炒賣等,若能收集這些數據,各種方法都得出一個回報率,檢視各種方法的投資效益,投資blog界將會很厲害,對學術界更能有所貢獻,會否想太多了?哈哈。
本文獲「取之有道」授權轉載,原文:炒股與長線的戶口比較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