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計畫最後以表面砍半(其實4年後還可以再編錢),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很明顯又是一個政治折衝(更直白的說,就是分贓)的結果,立法院執政黨處理這件事的重點,在於怎麼樣讓反對黨看起來有反對的樣子,又怎麼樣以利益的角度切入,說服反對黨這或許對他們自己未來有幫助;換而言之,無論藍綠,無論誰執政,只要碰到選舉,這些地方建設的「投資」都一定要做。最大的差別,可能只是報紙頭版上,打出的計畫名稱不一樣罷了。
從不承認自己在前瞻計畫扮演要角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曾經在媒體上回擊說,「請明確指出哪一項浪費錢?」(連結:http://www.setn.com/e/News.aspx?NewsID=249159),好笑的是,只要請出Google大神,鍵入「前瞻計畫」名稱後,輕輕鬆鬆就能看到來自不同領域的不同意見,甚至來自綠營總統府資政的建議,也沒看到執政團隊做出回應。所以,到底是民間沒有發出不同的聲音,還是政府根本不想聽,也不願意聽?只要總統跟執政黨內在政治領域喬好了,其他的行政及立法機制就只能照章辦事?
果然如我之前在「一份瑞士報告打臉『前瞻計畫』:台灣基礎建設...『鐵路』評分最高!政府砸4千億,是嫌分數不夠好?」以及「8年8800億搞基礎建設...台灣政府就像購物狂,『刷爆信用卡』去救經濟,合理嗎?」文章預測,政府最終一定會以「平衡城鄉差距」這種追求公平的理由,作為支撐整個計畫的立論基礎,然後把反對建設的輿論,導向「天龍國」這群已經享受到軌道建設好處,卻不支持其他地區擁有一樣的服務;畢竟這樣的政治操作手法,可以讓「公平」這個崇高保護傘,保護種種數據和法律程序瑕疵,而這些瑕疵,恰恰就是為什麼前瞻計畫遭到民間輿論攻擊及討論的主要原因。
政府曾說,歐洲軌道建設的成功例子,就是「前瞻計畫」會帶給臺灣的未來,但各位去歐洲設有軌道建設的大城市觀光時,可有看見臺灣滿坑滿谷的摩托車?歐洲軌道建設的成熟,建構在民眾對於大眾運輸系統的高使用率,反觀高雄捷運為了創造帳面上的「盈餘」,除了減少列車車廂數量外,離峰時間班距超過10分鐘以上,然後盈餘多半來自土地開發等「業外收入」,這些現象都反映了目前運量無法支撐高捷營運。
此時統計高捷潛在使用客戶需求,重新檢討公車與高捷路線搭配,密集公車發車班次,鼓勵民眾將摩托車跟捷運搭配,或者改以大眾捷運為主要通勤工具等政策方向,怎麼看都比再投入千億資金,延長高捷路線更能幫助高捷提升運量,也更能讓高捷發揮其效用,當然,也更省錢!
是啦,前瞻計畫文中加入了少子化等內容,但完全未提到這些跟未來預估運量息息相關的全台軌道建設,如何應對少子化的衝擊?當然啦,急著要在一定期限通過的政治壓力,怎麼可能給真正做事的幕僚,有詳細收集數據,或者委外進行可行性評估的時間?
至於立院三讀通過「前瞻計畫」後,行政院長林全所說:「將來預算審查,才是每個案子逐項檢討,所以即使是條例所做的規劃和計畫,卻不代表預算就一定會做下去,僅是這個預算有機會能提出預算案,到立法院接受最嚴格的審查。」放心,到時誰敢反對,就用「不愛臺灣所以不支持建設」、「自己爽不讓別人爽」等政治處理方式應對即可。
看了臺灣的藍綠輪替後,深深覺得這些政治操作,遠比經濟學供需平衡更像是無法挑戰的定理!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