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編撰公司MSCI明晟(MSCI)即將在6月20日決定是否要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分析認為納入A股的決定只差一步,而在離岸掛牌的陸股ETF已紛紛創下波段高。
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國泰中國A50正2 (00655L)盤中一度勁揚至新台幣27.3元,挑戰6月2日創下的掛牌高(27.42元),終場則收在27.18元。
另外,貝萊德(BlackRock Inc.)追蹤H股(指在中國註冊成立、香港上市的外資股)的「iShares中國大型股ETF」(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代號為FXI.US)6日則上漲0.65%、收40.55美元,創2015年8月11日以來收盤新高。
南華早報7日一篇文章指出(見此),今年A股有超過50%的機率會被納入,因為A股為全球市值、成交量第二大的股市,事實上,若把大陸和香港掛牌的股票加總起來,中國老早是全球現金流量最大的市場。然而,就如同人民幣債券一樣,A股在MSCI等全球重要指數中,權重卻完全被低估。即便這些指數已納入香港和海外掛牌的中國股票,權重也遠低於中國在全球經濟、股票市場所佔的實際份量。
文章認為,今年陸股走勢穩定,估值已回到合理區間,舉例而言,上證參考指數的本益比只剩不到17倍。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也減少了,投資人對中國經濟日益有信心。不僅如此,北京也施行諸多改革、增加納入機會,措施包括去除滬港通、深港通的投資與贖回額度、停牌股票數量大減等等。
這讓MSCI在意的「反競爭條款」成為最大變數。在岸的證交所要求,跟A股有關的投資商品都必須事先通過審核,就算是在海外掛牌的股票也需如此。雖然MSCI和大陸證交所已對此展開協商,但恐怕難以在6月20日前有所突破。
{DS}
另一方面,人民幣則開始止穩走強。據barron`s.com 6日報導(見此),Capital Economics則認為,隨著人民幣止穩、甚至在人行實施全新訂價機制後走揚,中國近期也許會再次開始累積外匯存底。該機構並預測,人民幣大幅走貶的現象已成過去,未來有望持續走升。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稱大摩)策略師Laura Wang、Jonathan Garner與Charles Clavel曾在5月底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陸股依舊處於一年多前開始的牛市當中,但不尋常的是,這次離岸市場的表現優於在岸市場。舉例來說,MSCI中國指數已從前波最低點翻漲44%之多、年初迄今漲幅來到18%,上升至新高;相較之下,上證參考指數卻僅從前波最低點翻漲15%,年初迄今還下滑2%,且從前波高下挫逾7%。
這應該是因為離岸市場已在2016年初人民幣重貶時,將悲觀情緒反應完畢,而陸資近來開始南下、搶進遭到低估的H股,也是原因之一。另外,中國的貨幣政策緊縮、金融法規趨嚴,也助長這個趨勢。
大摩將上證參考指數的12個月目標價從去(2016)年11月的4,400點下修至3,700點,意味著陸股還有21%的上揚空間,而恆生中國企業指數(HSCEI,簡稱國企指數或H股指數)、恆生參考指數的目標價則維持在11,300點(還有10.5%的上漲空間)、26,000點(3.9%的上漲空間)不變。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
MoneyDJ理財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