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個一個有趣的話題,不看線圖,談談人口趨勢。 如果你是台股投資人、0050投資人,這些數據也跟你息息相關。
一、平均壽命(全體)不斷提高
從1992年(民國81年)的74.26歲→2015年(民國104年)的80.20歲:
●經過了23年,平均壽命增加5.94歲。
●平均每延後一年出生的新生兒,平均壽命增加0.258歲(多活3個月)。
出生嬰兒預期可以存活的年數。即假設新生嬰兒經歷了當年各年齡別的死亡風險後預期可以存活的年數。
二、「不婚」的趨勢並不明顯
1994年以來(民國83年),趨勢不明顯,上上下下。或許得到一個可能的結論,其實大家還是會結婚,相對平穩。
三、出生率世界排名倒數第11
世界排名第211名(世界排名倒數第11)。
●依據中情局世界概況2012年的估計數據,我國出生率在世界排名,倒數第11名。
●出生率是指每年、每一千人當中的新生人口數。
●1950年代(民國40、50年)的出生率超猛的,戰後嬰兒潮的效果大概是現在的4倍多。
四、人口數還是逐漸上升
截至2017年3月,台灣的總人口數是23,545,680人。現在還是逐漸上升。
{DS}
五、出生率及死亡率趨勢
推估在2022年(民國111年)後,人口會開始自然減少。
六、總人口成長趨勢
推估2021年(民國110年)左右達到高峰,隨後逐年下降。
七、老化指數,節節攀升
老化指數為衡量一個國家/地區人口老化程度之指標,即每100個65歲以上人口對14歲以下人口之比,指數越高,代表高老齡化情況越嚴重。
八、主要國家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
目前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約在70%以上,往後將逐年下降。預估2060年降到55%以下,與日本韓國同列。
九、扶養比
扶養比為每100個工作年齡人口(15至64歲人口)所需負擔依賴人口(即14歲以下幼年人口及65歲以上老年人口),也稱為依賴人口指數,扶養比愈高,負擔也愈重。
●2001年~2017年(民國90年~106),先下降,再上升。
●2013年~2014年(民國102年~103年)間算低谷,近二年又呈現上升趨勢。
結論一:台灣人將又老、又辛苦
{DS}
1、平均壽命增加
2、結婚對數持平
3、出生率維持低檔
4、人口數逐漸上升,預估2022年(民國111年)達到高峰後人口自然減少。
5、人口逐漸老化
6、現在是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占7%),推估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占14%),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占20%)
7、目前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約在70%以上,往後將逐年下降。預估2060年降到55%以下,與日本韓國同列。
結論二:高齡社會成為拖垮財政的最危險因子
1、老人社會所需的醫療資源龐大,我國公共健保醫療與家庭子女的資源,將不足應付基本需求。
2、勞動力短缺問題,致使外勞將大量移入擔任幫傭與看護工作,預估未來外移人口將占我國總人口20%以上。
3、隨人口結構老化,國內生產力不足與經濟成長趨緩,政府財政赤字亦將因龐大福利支出而出現財政困難。
老年化社會的特色,在於「穩定」二字。因為有相當數目的人口,難再享有所得成長,他們的消費結構,自然對整體國家的消費結構產生影響。
首先,經濟成長對銀髮族消費的衝擊,明顯低於對較年輕世代的影響。
其次,部分銀髮族的收入,甚至僅足基本生活所需,對社會整體的邊際消費貢獻,幾乎不起作用。
第三,銀髮族的消費,有時甚至需要補貼。不管這份補貼來自政府,或者家族中有所得者,對整體社會的消費都是負面因子。
我國地小人稠,人口適度減少對於生態平衡有其必要性,但是為兼顧社會力的維繫,政府亦需以適當的政策來鼓勵適婚年齡人口結婚與生育,一方面提高人口品質,另方面,減緩老化社會對經濟的負面衝擊。
結論三:用0050長期投資,需要注意這些事...
推估30年後,工作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下降20%(75%→55%)。誇張點,路上隨便挑兩個人,就有一個不算工作人口。這個時間點大概也是年金改革後,預估破產的時候。
資料來源:
國家發展委員會
內政部統計處
維基百科
台灣地區出生率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張俊雄)
人口老化對我國總體經濟的影響與因應之道
本文獲PG財經筆記授權轉載,原文:關於投資的二三事─投資0050必看,談談臺灣未來概況─出生率、人口老化、平均壽命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