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房子 房屋 買房 購屋 房地產 房價  房市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最近在跟朋友聊天時,談到了最近臺北市的房地產開始出現有感的下跌,朋友說:「最近長輩都在勸他,如果人一生只會買一間房,當然是越早買越好,就可以早早享受比較高的生活品質。」我好奇的回問他:「為什麼長輩會認定你一生只買一間房?」朋友沒好氣的回我:「長輩還是存有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概念啊!所以想勸我趁現在價格有跌了就趕快買!」

其實朋友回我的那句話就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矛盾,如果「房價永遠不會下跌」這樣的假設成立,那又該如何解釋目前出現的房價下修現象?況且,如果「人生只買一間房」這個假設成立,我反而認為更不該在年輕的時候就購買房屋。

為什麼這樣說?從目前房地產的價格走向談起,臺灣人口減少應該是20年無法逆轉的趨勢,從鄰國日本自人口出現淨減少的趨勢後,房地產價格就一路下滑迄今的歷史來看,我很難對臺灣房地產價格後市樂觀,除非購屋者能在購買前,就做好了「房子是買來用的,不是買來漲」的心理準備,不然越早買房,就等於有越高的機率會碰上「今日最低價,明日最高價」,成為買貴了的冤大頭。

就算已經做好接受愛屋跌價的心理準備,想提早購買人生唯一房屋的消費者,可能還需考慮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人對於居住的需求是會改變的。單身時,在信義區黃金地段且含車位的套房,可能是當下最符合需求的選擇,然而等到結婚了,就會發現套房根本無法滿足兩個人生活必須的空間。若一開始就以未來結婚為前提買房,再考慮老的時候需要電梯,未來小孩需要好的學區,這些人生不同時期的條件加起來,往往代表著必須花更高的購屋總價來買屋,萬一又碰上了「找不到對象結婚」等「不可抗力因素」,這些替未來預先投資的購屋成本就會成為一種另類的浪費。

所以對我而言,「人一生只能買一間房」是個沒有意義的前提,如果自己的經濟能力很好,或臺灣房地產價格下修明顯,人當然可以買不只一間房。但購屋應該是絕大多數受薪階級朋友極大的支出,而人在年輕時期的收入往往是比較低的時刻,硬要在低收入的時候,去做高消費的購屋行為,除了沈重的貸款負擔外,也會排擠可以投資自己的資金,讓自己的職場走來更為辛苦;更會延緩存到第一桶金的時間,沒辦法盡快享受到複利累積財富的效果。

在目前的市況下,年輕時利用租屋來壓低花在居住上的成本,多多投資自己的職場專業,以及增加存款簿上的數字,這絕對是比較適合多數年輕人的策略,把租金與房貸間的差額繳給銀行,其實跟花掉沒什麼差別,因為臺灣房地產早已不是永遠不會跌的神話!

作者簡介_dolin66

民國66年出生,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迄今均從事房屋建築管理工作,曾完整參與上億元之集合住宅興建作業;更於房價高檔盤旋時賣屋,獲利達數倍以上,是一個從蓋房、買房、賣房到租房皆有完整經歷的房地產工作者。同時也是個賺取被動收入的投資者,著有「房市泡沫來了!我該逃命,還是逢低搶進?」及「預售屋全攻略」一書。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dolin66
個人Blog:http://blog.xuite.net/dolin66/wretch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