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授課的關係,百舜常會認識各行各業的投資朋友,包括一些前輩。
前幾天,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哥來找我聊天。他投資經驗比我豐富得多,知道的方法也比我多得多,甚至有很多是我從沒聽過的。
「那你幹嘛來上我的課呢?」我真的很好奇。
「一方面是沒碰過美股想來聽聽看,一方面是一直沒辦法持續獲利,所以想看看有沒有什麼訣竅。」老大哥不好意思笑著。
我默然。其實,老大哥知道幾個很棒的投資方法,(我也趁機偷學了幾招XD)如果能持續照做,那早就賺不少錢了。但是,老大哥卻一直因為其中幾個弱點,而以為那些方法有問題,沒有持續照做。這真的很可惜。
事實上,每個方法都有弱點。有弱點,不代表方法有問題。要判斷這個投資方法有沒有問題,要看它的......
投資方法的邏輯可靠嗎?
什麼叫「不可靠的邏輯」?百舜在銀行服務時,常聽前輩們緬懷過去:「以前啊,只要貝萊德世礦下跌買進就對了!因為它總會漲上來。」
這種「世礦下跌就買進」的方法,就是「不可靠的邏輯」。
其他還有「升息黃金會漲」、「一個多頭走五到六年」等等,這些邏輯都不太可靠。
世礦一定會漲上來嗎?為什麼?
一個多頭一定走五到六年嗎?為什麼?(從2009年3月到現在,美股漲七年了)
升息黃金一定會漲嗎?為什麼?(1990年前的兩輪升息,金價都跌)
所以,只要深思一些,這些邏輯都很容易破滅。而依據不可靠的邏輯投資,就代表著虧損。(就像近幾年的世礦這樣)
那什麼樣的邏輯叫可靠呢?就是那些深入思考後找不出破綻的。有些分析,由許許多多的小邏輯構成,非常精密。就像巴菲特對可口可樂的分析,(有興趣的朋友請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有些道理,則比較概略、著重在抓大方向,就像「如何抓住大漲 - 何時進場」裡的:「大盤多頭排列不表示股市會大漲,但股市大漲前,一定會有多頭排列!」。這些都是可靠的邏輯。
越可靠的邏輯,就代表越可能獲利。只要能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就能夠重複獲利。如果我們左思右想、發現自己的邏輯真的很可靠,那無法持續獲利的原因就只剩一個:自己。
巴菲特最厲害的地方:不受股市影響
{DS}
市面上討論巴菲特的書很多,他如何選股、如何計算股價,早就不是新知了。
但是,如果他當初發現可口可樂會獲利,卻抱了一兩年就賣掉呢?如果他當初知道美國運通被低估,卻因為一直漲不起來、受不了就賣出呢?那我們就不會知道巴菲特是誰了。
所以,價值投資法很棒很厲害沒錯,但巴菲特能這麼成功的原因,是他能持續照做的「心性」,而不全是這套方法。
如果以武俠小說來比喻,那「投資方法」就像一把好劍,而「心性」則是劍法的高低。如果我們完全不懂劍法,那不管拿的劍多好,都很容易被市場打敗、退出江湖。
但只要心性好、能夠持續照做,那不管多簡單的投資方法,都能重複獲利。就像有人只買定存股也能退休一樣。
可惜的是,「心性」教不出來。無論是多厲害的大師,就算巴菲特親自來到眼前,都沒法教會我們守投資紀律。
但是,「心性」卻可以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百舜的舊文:「培養投資紀律的兩大關鍵。」來看看我當初怎麼練的。
不過,有些朋友卻不願意鍛鍊心性。他們深信世上有更好的方法,因此到處尋尋覓覓。不願意先從現有的方法開始。(就像本文開頭那位老大哥一樣)
尋覓更好的方法是人之常情,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殘酷的現實......
投資方法無限,時間卻有限
投資這門領域,浩瀚無垠。一天到晚都有新方法跑出來。問題是,新方法有沒有效不是一兩天說得準的。得需要時間去驗證;就算新方法真的更棒、更好,我們也不是一用就上手。我們需要時間練習,需要再賠一些錢,需要讓自己習慣。
所以,換新投資方式可不只是付上課學費那麼簡單。它就跟換新工作一樣,還需要很多額外的、無形的成本。需要付出一些代價,讓我們整個人能適應它。
可能在適應的過程中,舊方式能賺到的錢,被錯過了;舊方式能避開的虧損,發生了;如果很不幸不小心虧了一大筆錢,那又得再花好幾年才能復原。
所以,如果手上已經有一個不錯的投資方法,不妨先專心鍛鍊自己、讓自己習慣它。等真正能用它來重複獲利之後,再開始尋覓新方法。
這就是一個騎驢找馬的概念。在投資上騎驢找馬,是一件好事。只是在找到馬之前,得先把驢騎好才行。
如果碰到一個疑似會更好的新方法,那我們可以先從回測、模擬開始。如果模擬出來真的更好,那再撥一小筆錢,讓自己逐漸適應它。在適應的過程中,請繼續使用舊方法創造獲利。
等到適應新方法了、新方法也真的賺更多錢了,那我們再慢慢把錢撥過去,一點一點的取代舊方法。這樣才不會不小心白做工,又浪費了時間。
最後:
追求更好是人性,但「變得更好」卻沒那麼簡單,絕對不是上幾堂課就可以做到的。偏偏,投資這檔事最怕吃虧,一些些的虧損,卻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彌補。(延伸閱讀:如何提高複利)為了讓這中間的過程少吃點虧、少付點代價,我們可以選擇保守一點、緩慢一點,才能在「守成」與「更好」之間,抓出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本文獲「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原文:無法持續獲利,問題是出在方法身上,還是自己身上?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