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賠錢
圖片來源:dreamstime

銀行財富管理以基金投資手續費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現象,已成台灣金融界一大亂象。照道理,客戶把錢交給銀行做投資,客戶也付手續費,銀行應該是盡量幫客戶賺錢,讓他們的資產得以增長,而實際情況是手續費收入造成銀行與客戶極大的利益衝突。

在這篇報導台基金周轉率衝100%中,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即提到:以近8年來看,境內基金平均每年有3.3兆台幣的申購,但每年淨流入金額僅100億元;境外基金平均每年有2.3兆台幣的申購,淨流入金額也只有1600億,只占總申購額6%;可以說這幾年來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在做白工,此外,高周轉率對投資人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光手續費率就吃掉不少收益。

意思是說:台灣人買基金只做短線交易,94%投資者投資不到一年就把資金轉到別的標的,能放一年以上的投資人只有6%。頻繁交易對投資人來說弊多於利,手續費等支出就吃掉大部分獲利,我們以一個簡單的計算,你就可以知道頻繁交易,你投資的錢會是什麼樣的狀況。

如果忽略其他費用,只算申購手續費及基金贖回的信托管理費。假設申購手續費1.5%,基金贖回時銀行收的信托管理費0.2%,以100萬做投資,在37個月內每4個月基金轉換一次,與一直都沒有轉換,在不同年報酬率的情況下有何不同。

下圖可以看到在報酬率都是零的狀況下,手續費、管理費支出還是有14萬;即使年報酬率3%,都沒辦法讓你開始賺錢。一直要到年報酬率5.52%時,經過37個月你的本金才會回到原始投資金額100萬。也就是說,如果你每4個月轉換一次,你需要每年賺到5.52%,才能抵銷掉手續費等支出,所以投資沒有賺到錢其實蠻正常的

為什麼手續費收入會造成銀行與客戶極大的利益衝突? 因為現行銀行計算基金業績與銷售獎勵計算的基礎都是採「基金流量」而非「基金存量」。

{DS}

什麼是基金流量?如果你用一大筆錢買了基金,你又頻繁進出(1、2個月一次,甚至時間更短),你一定是理專眼中的VIP。因為你一直在為他創造業績的新流量,這些新業績的手續費收入是銀行計算責任額、業績獎金的依據。

基金存量的概念,就是你累積投資在該銀行的金額,如果你買了基金不去動它,沒有買進贖回,那你可能不會太受歡迎。因為你的存量是有,但沒有流量,不會為理專帶來新業績。一般理專每月手續費收入業績目標,至少是20萬、30萬以上,超過才會有獎金可拿,否則只能領底薪。如果基金收1.5%手續費,業績目標30萬,那代表理專如果只賣基金,他要賣2000萬以上的基金才會有獎金。

這造就了一個奇特現象:這些銷售通路的金融機構,與客戶無法共存共榮,因為金融業這種生態環境營造的是一個短視近利的氛圍。因為有基金的轉換,才有新業績,才能達到金融機構的業績要求。因此可能多數理專只能以提高客戶基金的周轉率,來達到銀行要求。但客戶投資目的就是賺錢,理專應該讓客戶的資產淨值增加,而不是藉由頻繁轉換投資標的、讓銀行多賺手續費。

我曾聽一個銀行資深主管說,他們銀行業績第一名的理專,可以在這周賣出客戶持有的債券型基金部位,下周一再買進同樣標的。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有新的交易,去產生新的業績,客戶損失的是一次次多付的手續費,這對他的投資資產增產相當不利。

如果是站在客戶立場的理專,應該要去了解客戶:投資目的是為了完成什麼樣的財務目標?風險承受度如何?之後再透過資產配置,依照所需的股債比例,把客戶的資金分配在不同投資標的,不同區域、產業類別、另類投資等,有需要可以適度轉換投資標的,讓客戶的資產隨時間累積而增加。

我相信多數理專願意為客戶利益著想,問題是他們身處在只看手續費,不看客戶資產是否成長的金融環境中,身不由己。最根本需要改變的是銀行制度,如果無法改變這種以手續費收入計算業績的方式,這種銀行與客戶之間利益衝突的情況一直會存在,而客戶對銀行財富管理的不信任感也會逐漸加深。

銀行的利潤非得建立在犧牲客戶的利益上不可? 不見得,我們可以看到部分銀行已經看到這種消費者希望改變的趨勢,開始以建立客戶累積投資資產的方式,為客戶做投資資產管理,例如UBS瑞士銀行就標榜他們不收手續費,只收每年的資產管理費,銀行其實是可以跟客戶共存共榮的,端看金融業是否著眼在長遠發展而已。

至於消費者面臨現在這種環境,如何自保、做投資,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簡介_廖義榮

作者擁有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證照,是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公益/私益信託設立諮詢,及在企業推廣EAP員工協助方案:員工理財教育與諮詢。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聯絡信箱:jose.b123@gmail.com

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