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

賺錢是衡量能力的指標?

老師你好,我半年前剛從英國拿到碩士學位回來台灣,原本抱著極大的理想,也順利進到第一志願的公司上班,雖然薪水只有28K,但我相信在這家公司能實現我的夢想。沒想到半年來,我幾乎做盡所有打雜、跑腿的工作,卻一點成長和學習也沒有,感覺一事無成就算了,還要負擔高價的房租,每月存款寥寥無幾。反觀當初留在國內直接就業的大學同學,因為工作年資較長,薪資高出我許多,有些甚至準備晉升主管職。就連我出國前才提出分手的前男友,都存到結婚基金準備成家,而我卻連就學貸款都沒還完。這一切值得嗎?我不禁在想。所有的夢想,在缺錢的現實下,彷彿都要化為烏有了。~Stella

Stella的問題讓我想起一個畫面。

那是除夕夜,老家熱熱鬧鬧地迎回許多返鄉的孩子,祖輩級在高堂上等著孫兒來拜年,發放壓歲錢。小孩們懷滿正紅色的錢袋蹦蹦跳跳離去,彼此巡看的不是紅包袋裡裝多少錢,而是紅包袋上的可愛圖案。

父母就不一樣了,拿到紅包一定先言謝,待四處無人時才檢視紅包裡頭多少錢。接著把鈔票從紅包袋裡抽出來,思忖該回包多少才合理。偶爾還會聽到長輩們討論:「那個誰誰誰今年包得比較少,應該是沒賺錢。」「那個誰誰誰賺那麼多才包這樣而已,真的很小氣。」

此外,在某些感情要好的成年兄弟姊妹之間,也存在有趣的現象。那些經濟較寬裕的,會透過發比較大包的紅包給其他姪兒,資助手頭較緊的兄弟姊妹,藉由這種「不明說」的體貼來免去某些尷尬。常用的理由不外乎是:「今年上國中了,姑姑包個紅包給你註冊,記得好好念書喔。」「考上大學了,來,叔叔給你個紅包,去買一台機車。」

漸漸地,每長一歲,我們似乎就更懂得金錢的重要性,但由於金錢往來過程中「不明說」的隱晦,讓它在意識上形成一種黑暗、汙染人性的聯想。於是,有氣節的君子要能「不為五斗米折腰」,有德之士要「視金錢為糞土」,有錢人最常被譏笑的是「窮得只剩下錢」。而許多父母教小孩「摸了錢之後要洗手」,或許就因為我們想像那些鈔票銅板曾受過許多不乾淨的對待。

工作薪水不如人,是沒自信還是沒「賺錢」?

即便人類在意識上排擠金錢,潛意識卻又不自覺認同金錢的隱晦意涵,可以用來比較與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和權力。

所以,再回到Stella信裡的狀況來看,或許比起「缺錢」,前男友要結婚、就學貸款沒還完、同學比她事業有成、高學歷卻淪為雜工,這些才是她真正在意的現實。

當然,完全不跟人比較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讓人感到痛苦的癥結,往往是因為我們太習慣用薪資福利、名片上的職位等表面資訊來判斷,於是只聽到別人好的部分,就誤以為這可以成為衡量幸福的指標,並用此來質疑自己。事實上,這是因為對自己沒有自信,所以在與人相較之前,心就已經在動搖了。承認這點之前,我們實在很難堅持夢想,對工作甘之如飴。你可能還會想,就算承認了,又能怎麼樣呢?

{DS}

用心理諮商的概念來說,一個人願意承認所存在的現實,是為了關注自己真實的情感,把它轉成工作的驅動力,而非浪費時間在那些沒有能力改變的事物上。舉例來說,人們常常因為太在意「喜歡」、「開心」這些正向情感,所以在自己無法「正向思考」時便感到痛苦,強迫自己要趕緊快樂起來,在當下這就彷彿想把手上的雞蛋丟到火星上一樣困難。然而,坐船去把雞蛋丟到太平洋卻是有可能的,就像如果善用「負面情感」,它也可能變成一種相當有用的工作動力。是的,Stella對現實生活的不甘心,就是她未來繼續奮鬥的最佳動力。在金錢之前,我們還是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想辦法活得更像個人才行。

重點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怎麼花錢?

「金錢」在心理上的意涵,可以用「滿足」的概念來形容。比方說,從前的人生養孩子多,媽媽的母奶沒得喝時,需要用「錢」換取替代性食物來滿足孩子;現代婦女為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得用「錢」聘請照顧孩子的保母,以換取走入職場工作的機會。錢只是一種「代幣」,本身並沒什麼可以直接發揮的功能。

我們之所以會看著存款簿累積的金額傻笑,並非那些數字令人著迷,而是數字背後能換取的「滿足」讓人嚮往。所以工作賺錢是為了「滿足」。然而,滿足感也不是來自那些用錢購買的「東西」,而是我們和那些物質的「關係」。唯有當我們享受在錢買來的物質中,並和它們形成一種令人感到滿足的關係時,錢才發揮得了它的意義。

換句話說,工作賺錢後能滿足於花錢的,才稱得上是「有錢人」。

談到這兒,問題就來了。很多人對於辛苦賺錢後要把錢花掉,會感到心疼。不,有些人甚至是心痛。或者該說,在許多人的觀念裡,花掉賺來的錢而非存下來,根本是件十惡不赦的事,是一種違反「節儉」美德的「奢侈」!所以怎麼賺都覺得錢不夠,怎麼存錢都覺得不夠多。

不敢花錢、享受生活的焦慮症

他是一個編輯,大學畢業至今十多年來,都在同一家公司服務。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最佩服的就是他的邏輯能力,所有天馬行空的思想,似乎都能化為一份具體步驟的規畫。

為了和我約下次會面時間,他拿出手機,卻赫見手機螢幕碎得慘不忍睹,我看他吃力地辨識裂痕背後的文字,忍不住關心。他告訴我,因為家中稚子無心拿起來一砸,就變成這副模樣。我問他,為何不去換一支新手機或送修?他搖搖頭,指著行事曆說,某個日期電信公司會有換約活動,可以免費換新機。我一看,那是一年後呀,撐得了這麼久嗎?他篤定地點頭,撐不了也要撐,大不了去向朋友借舊手機。

接著他又努力地在碎裂的手機螢幕上工作,我才知道,他是把每一封收到的信件,都即刻閱讀,並將讀過的文件刪掉或歸檔。他平常的個性就是如此,不太能接受計畫外的金錢使用,比如修手機這件事要花費預料之外的錢,所以他寧願忍受「難用」,也不能容許自己在不對的時間花錢。看著他的模樣,我突然覺得感慨。

{DS}

一個人辛苦地工作,卻捨不得用工作賺來的錢讓自己過得舒服。即使他意識到自己的需要,也有能力在行動上讓自己滿足,但在情感上就是存在一個無法允許的關卡。從心理層面來看,我們會說,他或許並不相信自己值得過得舒服,好像罹患一種「享受生活的焦慮症」,如果心理上獲得充分滿足,就彷彿小孩子沒有先寫完功課便任性地跑出去玩耍一樣,有種做錯事情的焦慮感。這往往是童年時期被過度鞭策的後遺症,於是我們心理上將「工作」等同於「功課」,「玩耍」形同於「滿足」。只是長大後我們忘了告訴自己:雖然小時候玩耍要經過別人允許的,但成年後的滿足卻是自己就可以辦得到的。在這個年代,只要你肯努力工作,都不太可能缺錢。因為重點是,你能不能用賺的錢來讓自己充分滿足,並且相信,你值得如此。

書籍簡介

書名: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
作者:許皓宜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6/08/25

作者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知名諮商心理師。現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長期研究心理動力治療、婚姻與家庭治療,是媒體節目長期邀請的心理學專家。商業周刊「心理學會客室」專欄作家。

曾出版《如果,愛能不寂寞》、《人生不能沒有伴,找回各種關係裡的安心感》、《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等書籍。主持環宇廣播電台《從心聊聊天》節目。

許皓宜FB心理學與生活:www.facebook.com/Dr.Hsu1231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