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系列文章前我先聲明與發誓,本人並沒有跟特定保險公司有任何關係,連人都不認識,更不用說有利益關係了,坦白說我也很想拿錢當代言人啊,只是這部落格寫了好幾年,還是苦哈哈的!
在知道某項產品前,我的必要生活費用支出來源只能靠一般的養老年金險,必須要存滿一大筆錢才能滿足配息穩定的需求。若想要期滿還能留有本金,甚至有終身壽險保障的,這金額還要往上加。在這種狀況下,勢必要把寬裕與奢華的費用往下拉(編按: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指出,規畫退休基金最好的方式是把每年費用拆成三等份,分別是必要的生活費、寬裕的生活費,與奢華的生活費),但你想過那種每天只能溫飽肚子,無法享受的退休生活嗎?
要不然就把希望賭在債券基金等配息的產品上,若能長期持有領息,不太損及本金的就複合債券基金(所有類型的債券都投資的基金)與投資等級公司債,但這缺點是配息率不高,大約3~5%,但還是比儲蓄險好,只是短期還是有本金的波動,許多投資人可能因為短期的虧損而放棄了長期的增值,為了資金與心理的安定性,投資人犧牲的代價實在不低!以短期的流動性與長期的獲利性來說,這類型的債券基金實在遠勝目前銀行熱賣的儲蓄險啊!
投資人愛的是有高配息,資金又能回本的產品,因此各類型的投資型保單就出爐了,尤其去年最熱賣的類全委保單,類全委以撥回的機制來配息,也就是說,不管賺不賺錢,都會配錢出來,去年幾乎所有的類全委保單都不賺錢,都是靠本金配息。不是都專家操盤,能讓投資人安心嗎?此時業務員就會安慰你說,市場不好沒關係,至少可以保本。我不知道投資人知不知道所謂的保本是要等你掛了才有,你中途需要資金而解約是不保本的,跟以前連動債到期保本的概念是很像的,而且為了保本,你必須支付目前現金價值與死亡給付的差距(40歲以下130%,41~70歲115%,71歲以上101%)。
舉例來說,假設你領了五年配息,總共30%,而基金本身是不賺不賠的(專家不應該有這麼差的操作,只是以比較差的狀況來舉例),你本金剩下70%,115%~70%後的45%的保本空間是必須繳危險保費換來的,也就是你領越多,危險保費得繳越多,本金被侵蝕得更多,保費又得增加的惡性循環。本金減少,另外一個含意就是你回撥金額就會降低,放越久,有可能金額越少。萬一來個金融風暴,那狀況就更差了!
{DS}
高收益債的狀況也一樣,就算放在投資型保單的壽險平台,配息越多,危險保費越多,萬一遇到高收益債大跌,本金大幅縮水的窘境,雖然以金融風暴的經驗,本金是回得來,但若風暴本身主角就是高收益債呢?我不敢打包票狀況還是一樣。高收益債券基金有個問題,若最差狀況發生了,投資人搶著贖回,發生流動性風險,高收益債本身流動性就比其他類型債券差,為了籌措資金,必須以很差的價格將高收益債賣出,甚至為了流動性,也會賣掉相對狀況好,未來會回本的高收益債,基金的規模勢必大幅縮水。
假設一種狀況,原本規模一百億元的基金,買的債券可以配息10億元,若跌到只剩下50億,為了簡單起見,投資人都無法贖回好了,經理人也無資金去撿便宜,每單位能夠配息的金額一定會大幅縮水。(註:狀況不會這麼單純,因為應該會有大量贖回,也有大量違約,很難估算,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時你心情一定很難受,搞不好也想贖回。)
此時配息率會很高,因為淨值掉得很低,但這高配息率與你當初與高淨值買進時無關,實際上你的配息率會變很低。當然,這時候進場就可以撿到比以前多一倍的單位數,這會是買高收益債當退休基金的最好時機,不過在高點進場的投資人就欲哭無淚了!
所以以上這兩種投資工具都不符合必要生活費資金的來源,你應該不想在市場很差的狀況下天天吃泡麵吧!而且就算保本,這兩種工具還是得課遺產稅,想要保本,還想節稅,忍受2%上下的利息,那還不如做分年繳的終身壽險!其實投資型保單不見得不好,你可以選擇不配息,等需要用錢再分批提領,就可以省下一些危險保費,而且萬一在高收益債發生風險時你不幸過世,你的兒孫還能拿到超過本金的死亡給付!而不會罵你死得真不是時候!
至於有沒有那種沒有市場風險,又能保證高配息、固定金額的產品呢?有!但字數有點長了,我知道現在人不愛看太長的文章,就等完結篇介紹吧!
延伸閱讀:只要在45歲前存滿320萬、45歲後照這方法投資,退休金就能源源不絕領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