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果是像一趟旅程的話,你會希望它是漫無目的的、毫無準備就出發的旅程,還是都已經安排好行程了你才出門?很少人會完全沒有準備就出發去旅行吧!我們的人生不用凡事都經過精密計算才去動手做,偶爾可以來點小驚喜。
譬如說以前在歐洲出差,有些空檔的時間,我就會離開飯店到附近區域走走,自己一個人去探索那未知的城市,對我來說出差最主要目的就是洽公談生意,多數時候不會刻意去事先準備太多有關當地的資料。因為大多數的狀況都是倉促停留一晚就要趕到下一個國家,也由於這樣的沒有準備跟未知,因此偶爾有機會去逛逛,常常有意料之外的驚喜,即使是一個尋常的市集,看看他們賣的不同的蔬果、不同的陳列方式,都讓人覺得驚奇。但這都是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因為我知道沿著原來的路走回去就可以回到飯店,但我可沒瀟灑到說連住宿的飯店都沒訂好就直接出發了。
人生這旅程需要事先做規劃,是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夢想、會有追求,希望過一個比較美好的人生,即使每個人對所謂美好人生的定義不一樣。以前曾經住過一家在台東海岸邊的民宿,跟民宿主人聊起來,她說她是公職退休後,賣掉台北內湖的房子就到那買地蓋民宿。那地方面向大海,視野相當好,看她在那裡生活蠻快樂的,那種恬淡自如的生活也許不見得適合每個人,有些人也許覺得住在那種偏遠的東部小鎮蠻無趣的,但是我倒是蠻佩服她的,人都不該放棄自己追尋夢想的權利,不是嗎?
為什麼要事先做規劃?因為通常大家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在收入固定的狀況下,可以在日常開銷外再拿出錢來做儲蓄或投資的金額都是有限的,但是有開始做,就有完成自己人生夢想的一天;沒有做是不可能有完成的機會的。
但是要怎麼做呢?恐怕多數人並沒有一個很有系統、有規劃的方式在做。由於沒有計劃,因此常常覺得距離完成目標的時間是遙遙無期,多數人的狀況可能是:他每個月也省吃儉用,把錢定期定額投資在基金或股票,但一看到新聞報導歐洲又發生債務危機、美國就業市場低迷......造成基金淨值開始下跌,就趕緊贖回基金,這一來定期定額扣款沒有再繼續,連贖回的那筆錢也不知不覺就花掉了。
大部分人的狀況也許是:有存就好,沒有特別為儲蓄或投資的錢設定用途,也沒有一個整體的規劃(例如每個財務目標到底需要多少錢?如果有其他目標同時要進行時,是否會互相衝突?用投資工具來完成財務目標時,投資後的管理策略如何等等),於是對於什麼時候可以完成財務目標,實在也沒有把握了。
{DS}
在如何完成財務目標的方法上,也有些事項值得探討,舉例說如何完成財務目標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目標順序法跟目標並進法。
目標順序法:完成一個目標後,才開始進行下一個目標
目標並進法則:同時至少進行二個以上的財務目標
也許有些人會說,我的資源就這麼多,我只能用目標順序法先做好一個目標,再來談下一個。例如說先存錢買房或存子女教育基金,等買了房子或子女長大了,再來考慮我的退休金。但這樣會存在幾個問題:
1.無法善用時間複利的累積效果
不管是什麼樣的投資,時間的累積都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假設同樣在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000元一直到65歲,在5%報酬率狀況下,從30歲開始投資,經過35年,投資本金金額210萬,是50歲開始的90萬的2.3倍,最後總累積金額570萬,卻是50歲開始的134萬的4.25倍,這就是複利累積的效果。有足夠的時間投資,不僅可以降低風險,複利累積的效果也將可以達到更高的金額。
2.愈晚開始就愈需要更高的成本
可以看一下以下的例子:同樣要在60歲存到1,000萬退休金,每月需要投資的金額
你可以看到在5%報酬率下,從40歲開始與50歲開始,時間只差了10年,但是50歲開始需要存的金額卻幾乎多了近3倍。時間的複利累積效果可以減輕我們完成財務目標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愈晚開始就愈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適當的財務規劃最好還是利用目標並進法比較適當,不要讓自己損失複利的累積效果,因此付出更高的成本。當然這還是需要做一個全盤性的考量,因為每個財務目標的特性不一樣(例如子女教育基金規劃,最大的需求可能是出國留學才會需要一大筆錢,但是持續期間短,可能只有2~4年時間。但是退休規劃卻是需要每月的現金流,金額沒那麼高,但持續時間卻很長),也需要不同的投資管理策略(需要投入的資源比例、需要投入的時間及不同風險屬性的標的物選擇等),才能讓自己的財務目標逐步的實現,為自己開創一個優質的人生。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如何設定目標順序,完成你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