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Sharp)之所以捨棄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選擇鴻海(2317),除了因鴻海提出的收購金額遠高於INCJ之外,鴻海允諾維持夏普一體性(即不出售事業)、維持員工就業等保證也是吸引夏普同意下嫁的關鍵因素;不過隨著夏普爆出有巨額或有負債、鴻海宣布緩簽,加上INCJ表明退出與夏普的協商,也讓夏普已無退路,最終只能讓步、接受鴻海提出的要求,讓鴻夏戀延遲了約1個月時間之後,終於在3月30日拍板定案。
不過夏普此次讓步讓得可大了,除鴻海出資額縮減1,000億日圓之外,夏普還同意一旦簽約後非鴻海因素所導致的破局、鴻海還擁有可收購夏普液晶面板事業的權力,且連「維持員工就業(不裁員)」這點夏普也讓步了,追加了讓鴻海能夠進行裁員的條款。
東京新聞31日報導,鴻海與夏普的收購協商「延長戰」最終在夏普大幅讓步之後、延遲了約1個月時間在3月30日拍板定案,只不過在夏普30日公布的資料中,多出了前次(2月25日)所沒有的「結構改革」、「事業重整」等暗示鴻海可進行裁員的字句。
報導指出,在夏普30日公布的資料中,關於鴻海原先允諾「維持夏普一體性」的保證事項中,追加了「不包含太陽能電池事業結構改革或為滿足股東最佳權益所進行的事業重組」等條款,而該條款也讓鴻海擁有更大的自由度,能進行出售事業、裁員等精簡措施。報導指出,鴻海保證「不裁員」是夏普會選擇鴻海的一大原因,只不過在經過一個月的延長協商之後,夏普已被鴻海反將一軍。
日本媒體東洋經濟Online(Toyokeizai Online)也於31日報導指出,在經過一個月的延長協商之後,夏普最終屈服在鴻海的談判技術上,不過關於鴻海縮減1,000億日圓出資額等修正案,夏普於30日舉行的董事會中,11位董事贊成、2位反對(夏普會長水嶋繁光和經產省出身的半田力),有別於2月25日的「全員贊成」。
東洋經濟指出,在夏普30日公布的資料中,追加了「發生非鴻海因素所導致的破局、鴻海還擁有可收購夏普液晶面板事業的權力」等條款,而市場關係人士認為,藉由該條款,讓鴻海擁有「今後即便以夏普業績進一步惡化、股價走跌為由擱置出資,仍可單獨收購夏普面板事業、捨棄夏普其他事業」的手段;另外,夏普30日公布的資料中還明記「整編/處分太陽能電池事業」的可能性,而此也為鴻海今後出售夏普家電、事務機等事業鋪路。
根據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夏普31日開盤後一度大漲近3%,不過之後股價翻黑重挫,截至台北時間10點05分為止,夏普大跌2.96%至131日圓;截至台北時間上午10點28分為止,鴻海勁揚1.31%至84.80元台幣。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郭董為何苦追錢坑夏普?
資料來源-
MoneyDJ理財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