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Allen,今年34歲,與老婆Jamie育有2個女兒,大女兒3歲、小女兒1歲。過去都在南部與爸媽同住,今年起我被公司外派到北部,Jamie與孩子跟著我一起北上,因為孩子還小,又少了父母幫忙,因此Jamie辭掉工作,專心帶小孩,由我負責家計開銷。
外派前我的月薪3萬元,今年起調升為6萬元,而且公司提供宿舍,可省下房租開銷。雖然收入增加,但外派很可能只到今年底,明年薪水就會降回3萬元。我想利用收入增加的這1年多存點錢,年初開始每月存下2萬元,其中8,500元定期定額買基金。
除了這筆投資,目前我們帳戶中還有10多萬元存款,及一筆約合新台幣2萬元的澳幣定存。整體資產中約7成放在基金跟股票,3個月前還開始投資權證,是因為我們夫妻想要快一點存到2個女兒的教育金,5年後更想買房,預計房子總價是500萬元,希望這幾年能存到150萬元的房屋頭期款。
雖然我們離退休還很遠,但專家都提醒退休準備要趁年輕開始,我希望能在65歲退休,準備的退休金足以支付夫妻每月5萬元的開銷。請問我們該如何配置現有的資產,又該運用哪些投資工具達成目標?
專家建議:統一保經總經理、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徐采蘩
Allen夫妻是現在社會上典型的年輕夫妻,家中金錢由Jamie管理,也能確實記帳管理支出。加計保險費後,家庭月支出約4萬6,000元,幾乎沒有奢侈品等浪費,以一家4口生活來說,算是十分精省。但他們有2問題需要調整:
1.今年過後現金流可能轉負:若明年先生因外派結束、薪資減半,以目前已很精省的生活支出來看,靠既有資產最多只能撐5年,接下來孩子又要上幼稚園,會新增學費開銷,因此必須盡快想辦法開源。
2.理財目標太高遠:一旦家庭沒有結餘,就不用談買房和退休規畫了。建議他們應先準備教育支出,同時開源、提高儲蓄率後,再去考量後續買房與退休規畫。
在與Allen和Jamie溝通上述問題後,要優先解決2017年開始的負現金流問題,這1年的儲蓄是無法支撐後續目標的。我與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楊士奇為Allen家估計,因為2017年後Allen家搬回南部,生活開銷可以降低至4萬元,其中包含女兒學費粗估每人每月5,000元。若維持月薪3萬元,2022年後資產就會見底。
若2017年後家庭月收入增加2萬5,000元以上,2023年可累積到買房頭期款150萬元。但屆時考量每月還款能力,若以房貸利率2%、20年期估算,每月還款還需2萬元。其實Allen家並沒有迫切的買房需求,若當時決定不買房,這筆錢就可以作為投資本金來累積2個女兒讀到大學的教育準備金。
與Allen和Jamie討論過後,2017年後因為可以請父母協助照顧小女兒,大女兒可上幼稚園,Jamie就能出去工作,目標月薪要在2萬5,000元以上。
{DS}
專家建議:捷鵬國際金融服務集團專案顧問、特許金融分析師(CFA) 楊士奇
Allen夫妻才34歲,他們可投資資金雖然只有每月約1萬4,000元,但時間是他們的最大優勢。即使年報酬率只有5%,長期累積下來,加上勞保、勞退年金仍可達成每月5萬元的退休目標。建議Allen夫妻將每月結餘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投入,若投報率達8%以上即整筆出場後再持續定期定額投入,而可運用的投資工具有2項:
建議1》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比起個股風險分散,費用率又比基金低很多,對於長期投資來說是很好的工具。以目前台灣ETF市值最大的「台灣50」(0050)來說,近5年平均殖利率約3%,若加上資本利得,長期下來年化報酬率可達到5%的目標。另外,Allen有2檔金融股,金融股雖然在2015年底跌幅較深,但相對其他產業的個股來說長期的淨值波動較穩定,殖利率也較穩定,可續抱或改投入台股ETF。
建議2》全球股票型基金
比起重壓單一區域,建議選擇全球股票型基金。參考近10年MSCI世界指數報酬率年平均為4.93%,全球股票型基金年化報酬率約可達5%,Allen夫妻目前定期定額的3檔全球股票型基金,可以持續投入。
至於他們有一檔高收益債券型基金,雖然每月可領1萬多元配息,但一旦淨值下滑,固定配息就容易侵蝕到本金,況且他們目前並不需要靠這筆配息生活,建議待正報酬率時贖回,改投入原持有的全球型股票基金或台股ETF。
延伸閱讀:
先生急著想退休,才發現每月透支快6萬...小家庭如何挽救失控的財務問題?
天天堅持記帳,婚後3年卻只存15萬元》每月透支,如何攢出育兒金?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