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美國科技鉅子的出生年月日究竟有什麼奇特之處?
目前世界首富—微軟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1955年出生;
與他同時創辦微軟的保羅亞倫(Paul Allen)1953年出生;
從2000年開始擔任微軟執行長(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的簡稱)的鮑爾默(Steve Ballmer)1956年出生;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1955年出生;
谷歌(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1955年出生;
被甲骨文(Oracle)出價70億美元併購的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四位創辦人比爾喬依(Bill Joy)在1954年、麥克里尼(Scott McNealy)在1954年、柯拉斯(Vinod Khosla)在1955年、貝托爾斯海姆(Andy Bechtolsheim)在1955年出生。
以上這些科技大老都是在1955年前後出生的,難道1955年是特別幸運的一年嗎?解開謎底之前,讓我們先粗略回顧一下電腦發展的演進史。
1950年代,一臺電腦要占掉一個大房間的空間;1960年代,電腦像一個衣櫥那麼大;到了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期,電腦可以放在桌上,那時叫做「工作站」(work station),許多人認為1975年可算是個人電腦革命的開始,當時近400美元可以買到一臺必須自助拼裝的個人電腦—Altair 8800。 Altair是一顆星的名字,在中國天文學就是牛郎星,它是一顆亮度很高的星,因而被選為這臺電腦的名字。Altair 8800 使用Intel 的8080 CPU;8080 是一顆八位元(bit)的CPU,當時售價75美元。Altair 8800 使用BASIC作為編寫程式(programming)的語言。
BASIC是1960年代設計出的編寫程式語言,但是學過電腦的人都知道,光有語言不夠,還需要能把BASIC語言轉換成Altair 8800 機器語言的編譯器,這個編譯器就是比爾蓋茲和保羅亞倫做出來的,也是微軟的第一個產品。比爾蓋茲和保羅亞倫是中學同學,保羅亞倫高兩班,他們就讀的中學是西雅圖的一所貴族學校。
1968年比爾蓋茲念初二時,就開始在學校學習編寫程式,並為「計算機中央公司」(Com puter Central Corporate)打工,千方百計鑽研電腦。保羅亞倫高中畢業後在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讀了兩年就退學,到了波士頓工作,就繼續和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求學的比爾蓋茲混在一起,當他們聽說Altair 8800即將面世,就主動和Altair 8800的發明人羅伯茨(Ed Roberts)聯絡,說他們有一個可把BASIC語言轉換成Altair 8800 機器語言的編譯器,羅伯茨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在幾週之後展示這項產品。其實,那時他們不但沒有這個產品,連Altair 8800 這套硬體也沒有;但是,幾週之後,他們卻把編譯器做出來了,接著比爾蓋茲也退學和保羅亞倫一起成立微軟公司。保羅亞倫後來因病離開微軟,不過,他和比爾蓋茲一樣,由於微軟的成功,個人財產也超過1百億美元。
{DS}
1972年賈伯斯進大學,那時他才17歲,但是讀了一學期就退學,雖然他還繼續留在學校混了兩年,1976年他和朋友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成立蘋果電腦公司,他們買不起Altair 8800,因為它的市價比Intel 8080 CPU的75美元更貴,也用不起Intel 8080 CPU,最後採用Moa Technology 這間公司的6502 CPU,一個只要20美元。一年多後,才製造出第一臺個人電腦「蘋果一號」(Apple I),沃茲尼克也負責完成了BASIC語言的編譯器。
另外還有一個故事,比爾喬依在1971年16歲時進入密西根大學,當時密西根大學已有最先進的電腦設備,比爾喬依也和電腦中心結了不解之緣,1975年從密西根大學畢業後,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念研究所,在那裡負責編寫了當時最重要的操作系統Unix的一個新版本。在電腦程式編寫的領域裡,C-shell和Vi Editor都是比爾喬依的成名作。比爾喬依在1979年獲得碩士學位,1982年與人合夥創辦昇陽電腦公司,對昇陽電腦的Spare工作站、Solaris操作系統和程式語言Java都有很大的貢獻。
曾有人問到哪些人是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電腦程式編寫員?毫無疑問,比爾喬依絕對榜上有名,對電腦科學有興趣的朋友來說,這份名單還包括在微軟寫Windows NT 的卡特勒(David Culter),在Bell Laboratories寫Unix的湯普遜(Ken Thompson)、里奇(Dennis Ritchie)和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高德納(Donald Knuth)。
講完這幾個故事,我們終於可以回答前面的提問了。1955年真的是電腦奇才出生的幸運年嗎?答案是:當1975年發生個人電腦革命時,1955年左右出生、20歲上下的年輕人,正好趕上成為科技革命先驅的機會,一方面他們從十幾歲起已累積了很多磨練,另一方面他們沒有家庭的負擔或是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固定工作,換句話說,比20多歲年輕的人缺少經驗,比20多歲年長的人沒有很大的衝勁和鬥志,因此比較不能掌握這個良機,比爾蓋茲、賈伯斯、比爾喬依的故事正好驗證了這個結果。
(台灣)首富們的出生年分祕密
{DS}
臺灣高科技奇才出生的幸運密碼則大約落在1950年左右。臺灣最成功的企業家如英業達的溫世仁在1948年出生,廣達的林百里、力晶的黃崇仁都在1949年出生,鴻海的郭台銘、聯發科的蔡明介、廣達的梁次震都是出生於1950年,華碩的施崇棠、友達的李焜耀、聯電的宣明智則是1952年。
為什麼呢?因為1970年代末期,可算是臺灣電腦工業起飛的時期,在這段期間之前完成大學教育、累積些許工作經驗者,正好是20來歲的人,剛好就掌握了創業的機會。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統計,把人類有史以來最有錢的75人和他們的財富排列出來(當然已轉換成今日的美元市值),第一名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財富為3180億美元;第二名是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Andrew Carnegie),2980億美元;第三名是十九世紀俄國最後一位皇帝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2530億美元。此外,埃及豔后克麗歐佩托拉七世(Cleopatra VII)第21名,財富是950億美元,中國的宋子文居然名列32名,比爾蓋茲排名第37名,香港李嘉誠排名第70名。
這75個人當中,其中有10個美國人,並且都集中在1831年到1840年出生,您說奇怪嗎?一點也不奇怪,1860年到1870年這段期間,美國的經濟算是人類歷史中最蓬勃發展的時期,像是鐵路的興建、製造業的發展和華爾街的繁榮都是在這時候,當時這十位富豪正值30歲壯年時期,他們能夠掌握機會跟著經濟起飛,最後獲得事業的成功與巨額的財富。
從各種五花八門的統計數字來看,也許有人認為是這些人的生辰八字特別好,其實,這些例子當中,顯示出的是一個更高、更廣的原則—成功和機會息息相關。這些例子提醒我們,並不是只要生下來命好,成功就會自然到來,相反地,成功有時來自掌握機會的能力,這些機會可能隱藏在不容易看到的地方,也可能隨處可見,若能好好掌握機會,再加上才能與努力,就有可能獲得超乎尋常的成功。
中國有一句老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認為這是影響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因素。也許我們可以引用為這句話來做解釋:一命就是出生在大環境裡最有利的時間點,二運就是掌握機會,三風水就是置身在有好機會的地方,四積陰德就是做人處世都要以善良、忠厚、誠實為原則,五讀書就是要好好努力。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