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咖啡店似乎是不少人的夢想,古典風或新潮風格,顧客坐在靠窗位置邊看書,邊享用拿鐵咖啡配上小甜點,空氣飄著咖啡香,這是多麼浪漫的畫面。但現實是殘酷的,我在住家附近巷子常看到裝潢很漂亮的咖啡店,風風光光開店,不到三個月就關門,每次都替他們覺得可惜,那些裝潢、器材等成本怕是也要超過一百萬吧。
最近一篇市場先生的文章在網路上蠻紅的,文中提到開一間咖啡廳,成本最少250萬,如果1,000個客人每月只來一次,每次平均消費200元,一個月也才剛好20萬元的營業額,這樣也還沒開始賺錢,僅損益兩平而已!咖啡店店長平均日操12小時、月休一天,他勸大家打消想開咖啡店的念頭。創業值得鼓勵,在此就財務與經營面提供一些建議,給想開咖啡店的人參考:
創業前先做好財務準備
創業在個人財務上可能是一項轉機,也可能是危機,如果大家創業都保證會賺錢,那這工作就不叫創業了。創業前你要有收入減少,甚至沒有收入的心理準備,除了平常應該要有3~6個月緊急預備金,你要多準備至少6個月生活費,較無後顧之優。
事先做好開店的市場評估財務需求
問題1:滿街都是咖啡店,你的市場定位是什麼?消費族群是哪些人?
常看到很不可思議的現象:咖啡店開在小巷裡,離附近辦公大樓有段距離,一般公司職員光顧機率不太大,周遭居民人口數也沒很多,因此顧客常小貓二三隻,根本無法達到應有的來客數。客層上你是要做外帶客,還是內用客?針對外帶客就可租比較小的店面。有家連鎖加盟咖啡店只有簡單裝潢,不到10坪大、只有3、4個座位,咖啡也不貴,一杯拿鐵60元,品質也不比星巴克差,每次看他們生意都不錯,他們就有找到成功的市場定位。
事實上每天開店都有成本:人事費用、租金、水電瓦斯等都是固定支出,如果你在開店前能把開店後收入與支出先模擬試算(下圖),觀察附近店家來客數、產品訂價等,就可預估出你每月需要多少生意才能應付支出,之後才是你賺的錢。
問題2:如果初期生意不理想,你是否有足夠現金流支應至少3個月、半年?
{DS}
如果沒辦法支應,你是否該尋求更多財務資源或重新評估開店地點、營業方向等。千萬不要在開店後發現入不敷出,要用借貸彌補,本來想說創業開店可以創造更多收入,結果增加負債。開業前的準備期如果能做好市場調查及財務需求分析,相信可以讓你更務實地去評估自己是否要開店的決定。
真正投入才能創造出自己的特色
幾年前一個朋友辭掉工作開咖啡店,但半年後就把店收了,原先20幾萬買的咖啡機,只能用幾萬元二手價賣出。我們後來才知道:他不愛喝咖啡,開店前對咖啡也沒太多研究。 當然不是說,你一定要是個咖啡達人才能開咖啡店,但如果你做的不是你有興趣的工作,其實根本無法創造出特色。
問題3:連超商都在賣咖啡,消費者為什麼要光顧你的店?
除了可能是因為地利之便,你能做的應該是吸引忠實顧客回流、常來消費,就要創造出你的差異性:可能是你煮咖啡的技術特別好、咖啡豆烘焙出特別的口感、甜點餐點讓顧客吃得津津有味、或是你結合藝術創作營造出特別的氛圍等。
偶爾會碰到的情況是:咖啡店老闆是咖啡愛好者,他對咖啡豆產地、特性等鑽研頗深,一談起咖啡就眉飛色舞、如數家珍。因此他們店裡常有一批死忠顧客,這些人是被他們的投入與熱情吸引來的,他們能帶動老顧客去研究喝咖啡的樂趣,因此一般顧客買的是一磅600元咖啡豆,但他們買起一磅3,000多的藝妓咖啡豆完全面不改色。如果開店前能夠多想想你的咖啡店特色會是什麼,能做出市場區隔,創業成功的機會就更大了。
問題4:出賣時間勞力vs.創造商業模式,你選哪一種?
有人想開咖啡店是覺得開咖啡店是件很浪漫的事,但當開店後發現你每天都被綁在一家小小的店裡,一天工作12小時,店長要身兼泡咖啡、烘豆子、水電修理,還要當清潔工,這時候的感覺可是一點都不浪漫了。如果你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少了你這家店就無法運作時,你在出賣的就是你的時間與勞力。
這樣的經營模式就是開一人公司,你只能靠你的體力賺錢,但當你把它變成一個商業模式時,你是靠智力賺錢,你的生意才有可能擴大。所謂的商業模式就是創造出可以複製的模式,利用這個你可以授權加盟、開分店等等,把經驗、技術等轉化成標準流程SOP,這樣子你才能複製、擴大、利用商業模式賺錢,而不是只能出賣時間與勞力,如何去創造出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下圖這些思考點可以提供你做參考:
延伸閱讀:至少先燒掉250萬、一天工作12小時...想創業?先看看咖啡店老闆的殘酷實況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