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區巷弄一家漂亮的咖啡店裡,年輕的老闆P誠懇地請求我幫忙。
「子房哥,我的咖啡店下半年還缺一筆資金,您這邊有沒有可以投資我的金主朋友?」
P是我認識多年的朋友,去年從某知名廣告公司辭職。當時在廣告界工作超過10年的他覺得累了,決定再也不碰廣告業務,找了三個志同道合朋友一起合資開了一家咖啡店。P憑藉著豐富的美感與創意,在裝潢與平面設計上走優雅貴族路線,吸引了不少東區的貴婦與OL上班族們。而跟P合夥的其中一個股東更化身為「型男咖啡師」,製作出讓顧客驚豔的特色咖啡,還曾上了某都會休閒雜誌的專題報導。但好景不常,因為營業利潤不如預期,P的咖啡師股東前陣子首先發難退股,還帶了幾個工作夥伴一起離開。咖啡店少了餐飲特色,顧客明顯少了很多,P的咖啡店陷入了危機。
「你的財務報表先給我看看。」我說,P乖乖地呈上一疊數字。我看到房租支出佔了營業額的三成,倒抽了一口氣。「你這是營業額太低,還是房租太高呀?」我說,P攤攤手回答:「這邊的租金行情就是這樣呀,而且我還花了上百萬的裝潢費,一定幫忙撐到我獲利呀!」我拿出計算機算算,再對照他的餐飲MENU,搖搖頭跟他說:「照你這樣的成本,恐怕要每天賣500杯以上咖啡才可能獲利,你之前都沒算過嗎?」
P癱坐在椅子上,沒想到他長久以來的咖啡店夢想,這麼快就面臨結束了。
每到新的一年,常常看到身邊有朋友決定「辭職去開咖啡店」或「辭職去開民宿」,而且還不乏高學歷的社會精英。但我發現大家都只看到外商女孩辭職創辦「薰衣草森林」的成功案例,卻沒看到其實有更多的烈士,因為缺乏財務經營投資概念,讓辭職創業夢想變成「火燒夢森林」。
記得有位教育專家說,台灣的教育就輸在沒有善用中學與高等教育時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做決定的能力,才讓很多人到了年過三四十歲才開始「覺醒」,離開工作專業,離開婚姻家庭,追求那遲來但「殺很大」的真實夢想。而突然蹦出的夢想若沒有長久專業上的累績,可能比原始工作還更危險。
最近有家大公司副總,年過45,跟我說他想辭職去山上蓋民宿。我問他:「你是想投資民宿當資金股東就好,還是自己經營民宿?」雖然我們都認為「好生活小確幸」已慢慢成為台灣吸引人的特色,但我必須重申「創造好生活的經營管理」也是一種專業,而且只要牽涉營業空間,就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房地產知識。術業有專攻,想要在不景氣的時代轉投資一些有興趣的項目,還是得認清自己的能耐與所應該扮演的角色。
特別是作為私募基金經理人,若比較支持一個理想青年想開咖啡店的夢想,跟買下一棟建物改裝租給星巴克。對我來說,前者是做慈善,後者才叫做投資。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