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決定寫一篇文章來整理自己對於工業電腦(IPC)產業的認識與理解,不過礙於手邊正在準備雜七雜八的英文檢定啊、履歷表啊、CFA之類的事情,只能每週一點一點地蒐集資料,慢慢完成這篇策劃已久的小文章。
直接進入正題吧,首先要了解一件事:IPC 是什麼東西?跟 PC 有什麼差異?
IPC 的全名是 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顧名思義是「工業用的個人電腦」(不是工廠裡的人用來打Word做PPT的那種),最開始主要是運用在工廠的生產線控制(例如排程、給料等工業自動化系統),到後來隨著科技進步,IPC的運用範圍開始擴及到各種產業上,例如醫療、金融、通訊、環保、航太等,如果要把IPC定義為「工業」電腦也未免過於狹隘,所以也有人稱 IPC 為「產業」電腦。
那麼,IPC 跟我們現在天天使用的 PC 有什麼差別?
其實嚴格來說,我們天天使用的 PC 應該說是 General Personal Computer、泛用型的個人電腦,是被設計來讓我們做「任何」事情:用 Word 打報告、做 PPT、開 Chrome 上網、或是拿來打 LoL、下載盜版影集來看之類的事情。也因為一般消費者所需要的應用越來越多,自然會間接帶動 PC 規格往上提升的需求,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 PC 產業(以及手機、平板等消費性電子產業)總是在追求更高的規格,例如更快的處理器、更優異的記憶體等現象。
{DS}
但是 IPC 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Industrial 這個字意謂 IPC「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滿」就好,例如前面提到的生產線控制、或醫療機器人所需要的手臂控制,相對之下不需要像一般 PC 一樣「樣樣精通」、只需要把「特定任務」完成就可以,如果明白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理解 IPC 的基本性能、相容性其實跟一般 PC 差不多(甚至更低)。
但 IPC 相對之下需要更高的穩定性及可靠性,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不能當機」。如同前面所述,IPC 通常是針對特殊情況設計的,這意謂每個顧客都需要客製化的產品(包括硬體及軟體)、而同一顧客也有可能因為運用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 IPC 需求。舉例來說,在某些工廠運作的 IPC 可能就要更重視散熱、有的則需要防塵防水防靜電等處理。
IPC業者的存在價值也因此產生了。
而這些嚴苛的要求,都不是顧客自己去光華商場買一些零件就能達成的,想要讓 PC 變成電競專用,可以去買更好的主機板、獨立顯卡來組裝,但想要讓生產線 24 小時完全不出差錯地運轉,就沒辦法這麼容易做到了,這也是所謂主流 IPC 廠商創造價值的主要來源:做系統整合。
要把系統整合做好,需要的不是硬體規格的提升再提升,而是深入去了解顧客目前的需求、以及預測並規劃未來 IPC 的應用場景,也就是說要想辦法提供顧客一整套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只是賣一台又一台的工業電腦出去而已。
下面這張圖是國內最大的工業電腦業者研華科技(2395.TT),於 2014 年報中揭露的組織架構圖,我們可以看到它是一矩陣式架構(Matrix Structure)的企業組織,以各個「事業群」(工業自動化、網路通訊、智能系統、智能網通......)作為運作的核心,而這些事業群的分類其實也代表著研華目前在服務哪些種類的客戶:
而我們同樣可以從研華的 IPC 同業,包括凌華科技(6166.TT,第一張)以及瑞傳科技(6105.TT,第二張)的組織架構圖中看到一樣的現象:
{DS}
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之下,IPC 產業到底過得「好不好」?
也如同前面所說,由於 IPC 是一個高度客製化的產業、廠商最主要的存在價值來自於系統整合的服務,我們可以推測這個產業的獲利狀況肯定不會太差。事實上,從下圖針對這三家公司過去 8 年來的毛利率狀況來看,最差的瑞傳科技也年年有 30% 以上的水準,更不用說資優生的研華幾乎每年都 40% 的毛利率,跟「毛三到四」的電子代工業相比恰恰有著 10 倍的差距:
毛利率只能告訴我們這個產業到底賺不賺錢,但如果要更進一步知道 IPC 產業有沒有因為前面講的那些因素(高度客製化等因素形成的高度轉換成本)形成所謂的「進入障礙」,則必須要看資本報酬率(Return on Capital),在這邊我們用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來檢視同樣三家公司的表現:
{DS}
一般在分析公司 ROE 的時候,會認為 ROE >10% 就算是好公司、ROE >15% 就是優異的公司,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到:忽略景氣不佳的 2009 年,這三家 IPC 業者的 ROE 基本上年年都有 10% 左右的水準、而研華甚至有異常優異的 20%。由此可見,IPC 確實是一個「好行業」,雖然過去整體產業的成長性有限,但既有廠商也可以吃得滿飽的、也有足夠的競爭優勢讓新的競爭者不敢輕易地跨進來。
這主要的原因還是可以歸於 IPC 的「客製化」特性:每個 IPC 系統整合商,都會逐漸培養專精的領域、對應特定的顧客(甚至可以說一個 IPC 廠商=一個產業),也因此「業內互打免費」的情形並不會那麼嚴重;反過來說,新進入者沒有這些長期累積的產業經驗,也很難搶走轉換成本已經被墊得老高的顧客,即使是後來像是振樺電(8114.TT)、飛捷(6206.TT)以及樺漢(6414.TT)等 POS 業者被併入 IPC 產業的範疇,大家也是乖乖把自己的領域做到最好、還不致於產生大亂鬥的情況,而如果單一公司想要獲得成長動能,會選擇開發新的應用領域。
而這些因素加起來,讓 IPC 有著相對 PC 產業寬廣的護城河。
但 IPC 產業也是有它的限制:相對於 PC 產業在過去 20 年的蓬勃發展,IPC 的成長性相對較弱。主流 IPC 業者的商業模式如同前述,是以提供「系統整合」、「解決方案」來產生價值的,從產業需求面來看,這種面向 B2B 市場的業務很難像 B2C 的消費性電子產業一樣,能推廣給為數眾多的消費大眾,況且也不是每一間工業都有能力負擔得起整套的解決方案;而從產業供給面來看,由於不需要那麼高端的科技技術、也少有新的競爭者膽敢闖入,缺乏業內競爭的另一面也讓相關的供應鏈變得不是那麼成熟。
這些限制都讓過去 IPC 產業的發展缺乏令人驚豔的火花。
{DS}
不過這些限制在未來 10 年可能會一一鬆動,包括越來越多更便宜的聯網裝置被交到一般大眾手上、感測器的價格下滑、以及被談到爛的 Big Data、機器人出現......這些因素加總在一起,讓 IPC 可以運用的範圍得以走進一般人的生活,例如零售通路、汽車、智慧家庭等應用領域,未來的成長性肯定會比 VDC Research 預測 2007-2012 年 9.33% CAGR 來得更有想像空間,也會加速 IPC 相關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但這也意謂既有的 IPC 業者也會開始面對當初 PC 產業「解構」的必然趨勢。
這就要來說明一下 PC 產業為什麼是長成今天這個樣子。
下面這張圖是從《我們這樣改變世界》一書中翻拍的,為 Intel 的 Andy Grove 在解釋 PC 產業解構的前世今生。這張圖要表達的是:電腦產業一開始是由 IBM 等「系統整合者」所主導的垂直產業結構(從晶片到銷售一條龍),而到 1995 年左右產業產生質變、進而「解構」後形成了新的水平產業結構(晶片到銷售每階段都有專業分工)。
為什麼電腦產業會解構呢?原因可以說是半導體的摩爾定律造成的。簡單來說,由於半導體、晶片效能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人們開始能用低廉的成本買到「更聰明的個別電腦元件」時,原先 IBM 這些系統整合商的價值也開始一一被位於產業鏈不同位置的專業廠商給瓜分掉(因為人人都能製造更便宜更聰明的元件),最終產業價值被掌握在擁有晶片技術(Intel)和軟體(Microsoft)的人身上。
有沒有看起來很熟悉?其實我覺得研華等 IPC 主流廠商,就有點像過去電腦產業未解構前的 IBM 一樣、仍充分持有系統整合的價值,也還享有著新應用不斷出現的成長潛力。
但我總認為現在這個「軟體吃掉全世界」的時代、像 Tesla 電動車都可以透過軟體控制一切的日子,只要硬體技術持續進步,現有的 IPC 業者遲早會受到軟體巨大的衝擊、資本報酬率也不會像現在那麼好看......除非這些業者之中有任何人,搶先布局好硬體高端技術(如 Intel)或軟體運用的 Know-how(如 Microsoft),又或者運用服務客戶的經驗(如重生的 IBM),或許能在新一波浪潮來臨時攀上新的高峰。
IPC 的發展真的相當令人期待。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商業分析師: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滿的工業電腦(Industrial PC, IPC)產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