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
子房老師,我承認我是投資客,過去在代銷界有許多朋友,所以在房市多頭時期曾賺到不少甜頭。現在房市反轉,許多建案都賣不動,我不少代銷朋友也都失業了,我也還有幾戶物件套牢,還好過去賺的錢讓我還可以撐一陣子。請問,現在我該怎麼做呢?
子房觀點:
在南非有一種動物叫做跳羚(Springbok),屬草食性,喜歡成群結隊活動。只要有一兩隻帶頭跑向某處,其他也就會跟著跑,移動速度比車子還快。由於非洲常常發生飢荒,在食物缺乏的時候,曾發生過跳羚群體奔落懸崖溺斃的意外。據說是因為跳羚起跑後,後頭發餓追緊的跳羚會頂著前頭的跳羚直奔,前頭的跳羚被追得無法放慢速度,只要看到哪裡有風吹草動就飛奔過去,所以一旦看錯,就很容易發生悲劇。
在過去幾年新興重劃區的建案開發,建案銷售的訂價與追價每月變化,我稱之為「房價跳羚效應」。常常可以聽到建商或者代銷業者說:「什麼?連在XX的建案都可以賣到XX,那我們也要調價格。」
於是,當竹北高鐵站建案喊到3字頭,青埔高鐵站建案就頂到4字頭;當林口建案開到4字頭也有人買單,新莊建案自然是挑戰5字頭;當新版特區挑戰每坪100萬達陣,台北市區裡的新建案似乎開價百萬以上是理所當然;連屋齡超過10年的大安區帝寶都還有每坪200萬以上水準,於是信義區新建案豪宅更是貪婪地喊出每坪300萬的價格。
{DS}
同一批建案社區裡,大家覺得第二期當然要比第一期貴,後來的買方價格絕對不能低於先前買方的價格,否則先前買方會解約抗議。於是上升的房價剎不了車,如同後頭群起奔跑的跳羚,頂著前頭的跳羚往前奔跑。曾有建商老闆跟我承認,當初買某塊土地的時候,最後完銷的價格比起當初購地時請代銷的評估價格,整整多了三倍。他賺得也很莫名其妙,完全是機會財,而且大部份的獲利都被他前兩輪的投資客給賺走了。
我知道對投資人來說,資金的確需要停泊之處。只可惜許多過去習慣在「房價跳羚效應」裡面快速獲利的投資客,對於我所提倡的「風格地產投資」,強調資產活化、改建經營、創造年輕人就業機會、塑造地區總體營造的長期投資模式,仍需要更多的教育與推廣。而且也就是「房價跳羚效應」造成地產投資者背上「炒房」的污名,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投資方式。
就我所知,許多新興重劃區的跳羚,目前已經跑得精疲力盡。還有另一批跳羚,轉戰海外開發中國家又玩起一樣的遊戲。
但最後的結果都一樣,我只能看著他們往懸崖的邊緣衝去。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