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來源:Day Donaldson@flickr,CC BY 2.0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她不是救世主,但卻十分神似,因為金融市場時刻矚目著她的一舉一動。

根據MarketWatch分析報導,這些日子,幾乎每一項的發展,都受到仔細的端詳,搜尋對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可能影響。

股市大跌?這可能讓Fed無法升息。

股市大漲?要有升息的心理準備。

失業率下降到了七年低點?等待已久的升息即將來到。

新增就業人數不如預期?短期內,升息將束之高閣。

中國大陸將人民幣貶值?Fed升息前,宜先觀望。

通貨膨脹低於預期?升息只會讓情況惡化。

{DS}

這種種的臆測,都是因為假設Fed能夠治癒各種經濟困境所衍生而出。然而,這假設卻未必為真。

Fed手中握有的工具,只能影響資金的成本與數量。繼而,這又將影響股市,進而則能夠帶動消費與投資。如果情況失控,通貨膨脹大幅上升,則央行又可抽出貨幣能量,壓低通貨膨脹。

但另一方面,如果通貨膨脹太低,則Fed幾乎只能束手,因寬鬆效果將僅有限。

面對市場傳言的各種臆測,Fed只能自責,無可推托,因為是Fed自己太過招搖,包括Fed官員發表了各類的演說,進行了各種的聽證會,還四處接受訪問,才引發了這些臆測。

Fed官員屢屢拋頭露面,讓金融市場投資人每見官員現身,便想從中攫取絲毫可能訊息,判斷利率的未來走勢。結果,這讓市場波動不已,大幅震盪。

{DS}

以往情況並非如此。

Fed以往保密到家,在採取利率行動之前,金融市場均渾然不知。因為市場以往受到Fed的干擾遠低於今日,當然也就平靜許多。這讓人想到這位每當談到貨幣政策,便總是保持緘默的Fed主席。(編按:葉倫自7月赴國會暗示今年可能升息後,再也沒有對外發言)

號稱模糊大師的前Fed主席葛林斯班曾說:「如果我表達得特別明確,你們反而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