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那斯達克指數藉Google獲利優於預期之勢,站上十五年新高點,Google表示,主要拜旗下影音網站YouTube廣告業績成長,以及行動搜尋廣告業務改善所賜。Google坐擁的現金已增至698億美元,高於第一季底的654億美元,股價7月17日上漲16.01%至新高699.62美元,帶動公司市值漲至4780億美元,相當於4.1個台積電的市值,單日增值高達669億美元,打破2000年思科(Cisco)締造的661億美元紀錄。
這是怎麼回事?如果長期在投資美股的朋友,因為希臘危機和陸股大跌而從股市撤離,現在不就傻掉了嗎?其中一個原因,是國際資金的流動。當中國經濟成長不再可靠,希臘也可能倒帳,本來在該國的資金就會撤出避難。而從這些國家撤出的資金,就會流向目前全球最穩當、最大型的資本市場──美國。
當資金進入美國時,一定得找個地方放。於是,這些能放置資金的地方,不外乎於股市、房市、債市。所以股市就水漲船高。
其實這五年來,我們已經歷數次「危機」:
2010年第一次的歐債危機,當時希臘債務危機就出現了。2011年時,除了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標準普爾機構史無前例調降美國主權信評,讓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暴跌20%。
2012年時,美國爆發「財政懸崖」,美國削減赤字的政策很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經濟衰退!然後,到了今年,我們面臨了希臘危機和中國崩盤......
除了今年的兩起事件外,以往的危機都證明是虛驚一場。當時,只要買進美股大盤指數ETF-SPY,現在都會是贏家;因為這些事件過後,美股還是不斷突破前高,就像最近的那斯達克一樣。
但有時卻不是如此順利,像是2000年科技泡沫化和2008年金融海嘯。若當時以為只是一時修正,瘋狂逢低布局、買進大盤指數ETF,可能就面臨停損出場的命運。
究竟我們該逢低布局,還是先閃為妙?有沒有方法可以協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判斷?我們可以參考之前提過的「新屋開工指數」。
{DS}
新屋開工指數是「新屋的開工數量」。當一幢新屋開工時,會牽扯到銀行房貸、房屋建材、房屋裝潢等諸多層面,所以越多人蓋新房子,就代表越多人會賺到錢。當2000年科技即將泡沫化時,新屋開工指數(綠線)一路向下掉,而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紅線),卻是之後才跟隨著掉下去:
2001年也是,新屋開工指數隨著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一起走低:
可是等到2002年,新屋開工指數卻不再下跌了:
這時候股市走跌就是逢低布局的好時機。而2003年美股就立刻開始反彈。
{DS}
2007年美股走升,新屋開工指數卻一路往下掉:
2008年金融海嘯則雙雙走跌:
但2011年美國主權信評危機,新屋開工指數卻沒有同步下跌:
{DS}
2012年美國面臨財政懸崖時,新屋開工指數趨勢依然向上:
所以,這兩次美股走弱,反而是逢低佈局的良機。
而近一年的新屋開工數值,並沒有向下掉的趨勢:
因此我們可以說,當股市下跌、新屋開工數據卻沒有下跌時,就可以考慮逢低進場。但還有幾種情形:如果大盤向上漲、新屋開工數據卻向下掉怎麼辦?建議採用「順勢交易」的真諦:讓利潤奔跑。搭配一個停損要件,等到大盤回跌的時候,再出場也不遲。但當大盤下跌,新屋開工數據也下跌時,很可能是真正的股災來臨了,如果手上仍有虧損,建議停損為妙。
而如果大盤上揚, 新屋開工數據也上揚,那就是經濟正活絡成長中的最好依據,股價也精準反應成長的果實。我們要做的,就是抱緊手上的部位,好好搭上大漲的順風車!
[快速結論]
媒體的目標在製造戲劇效果,投資人的目標卻是獲利。因此,如何無視媒體的動盪,找出獲利的法則,才是每個投資人最重要的功課。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