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有位B先生出現在你家門口,大方給你100億現金花用,要你5年後再還,你會怎麼做呢?
一般人拿到鉅款的第一步,當然是先去享受一下生活囉!買棟豪宅,環遊世界,天天吃大餐,不過算算這樣花大概1億也就夠了。剩下手上還有99億,該怎麼辦呢?
而且依照B先生的遊戲規則,這100億現金未來是要還的喔!還好這位B先生很好心,借你的利率近乎零利率。但是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利率,算算每年也要1000萬利息。剛剛買豪宅環遊世界已經花了1億,剩下手上99億現金,加上每年要繳1000萬利息,你會怎麼做?
你也許開始胡亂找一堆基金股票房地產投資機會,但又擔心投資虧損,有錢反而更煩惱。
此時聰明的媽媽出現了,看你這麼煩腦,建議說:「寶貝別再想了,你把99億借給媽媽我那些厲害的姊妹淘朋友們,利息給他們1%,讓他們去投資,他們一定很高興。」
是呀!99億每年收1%利息就有9900萬,扣掉要繳給B先生的1000萬,每年還有8900萬可以繼續環遊世界享受生活,何樂不為呀!
於是,你把99億分給媽媽精選10個信用紀錄良好的姊妹淘朋友,每人9.9億。
這10個大媽朋友們,有位大媽跑去銀樓買金飾,把整條街店裡的金飾都買光了,一時之間有人結婚、孩子滿月都買不到金飾,整個黃金價格漲起來了。
有位大媽跑去糧店買米,把大量的米搬到自家倉庫慢慢賣,一般雜貨店買不到米,這時原物料價格漲起來了。
有位大媽更聰明,趁街上幾個店家資金不足,直接入股進去當大股東,再把店家推上市上櫃賺股票增值財。而跟這個股東大媽是好朋友的另一個大媽,則用資金炒高好朋友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明明店舖本身獲利不怎麼賺錢,但是隨著店鋪的股價越來越高,其他小鎮民眾也跟著進場買股票,整個小鎮似乎欣欣向榮。
有另一群每人拿到9.9億的大媽們,則是看好房地產。有位大媽直接找懂房地產開發的兒子,用資金把鄰近山上的土地開發成度假勝地,結果山上的土地漲了。有位大媽把鄰村漁港最熱鬧的魚販大街店面全買了,改建成魚市商場,商業不動產也漲了。還有一位大媽,看好出海1小時船程的蕃薯島,把9.9億資金,用利率1.5%借給蕃薯島上唯一的信用合作社,直接賺0.5%的套利。
蕃薯島上的信用合作社拿到龐大資金,為了快速獲利,開始鼓勵島民們借錢買房子。島主也把遺產稅大幅降低,鼓勵出外打拼的島民們回鄉置產。於是剛剛在金飾店、米店、股市、度假村、魚市商場幫大媽打工賺大錢的島民們,在優惠利率與稅率的鼓勵下,紛紛衣錦榮鄉回到島上買房子。
想當然爾,小小島的房價,自然一路飆升。沒有參與這其中的年輕島民,看到以前採1000顆椰子換一棟茅屋,現在同樣的茅屋居然要3000顆椰子,得不吃不喝工作多好幾年,自然氣得群起抗議。
好了,看到這裏大家都知道這蕃薯島就是講我們台灣,房市漲翻天就是這樣來的。
{DS}
有另一個故事來自聖經馬太福音,說一個財主出遠門,把三個僕人叫到面前來,依照每個人的才能給了五千兩、三千兩、一千兩銀子,分別要他們好好利用這筆錢。
最後的結果是,那收了五千兩的僕人賺了五千兩,收了三千兩的僕人也賺了三千兩,只有那個收了一千兩的僕人,擔心賠掉手上資金,選擇把錢埋在土裡。
主人回到家以後,很生氣的罵了只收一千兩得這個僕人,同時將他趕出家門,並且把它埋在土裡的一千兩銀子,轉交給了那個會賺五千兩銀子的僕人。
這故事的結論,在馬太福音25章29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在經濟學衍生出所謂「馬太效應」,談的就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
當自由經濟市場出現「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馬太效應,最根本的來源,就是資金操作的「低利成本」,造成「用錢滾錢」永遠比用「人力滾錢」賺得還快。
所以回到台灣房市的現況,富者越富,貧者越買不起房子。政府用稅制課富者的獲利,但低利資金會游走,房市不行炒股市,股市不行炒匯市,還是沒有解決貧富差距拉大的問題。
而且這幾年許多在房地產賺到錢的朋友,坦白說也不見得有什麼高明的房地產操作技巧,其實就是在QE效應的浪頭上嚐到甜頭。台灣人的美德是飲水思源,吃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敬田頭,我看可以再加一句「賺房價謝柏老」。
如今美國QE將退場,歐洲QE興起,這新一代QE的大量資金將如何連動影響到台灣的房市呢?
看來全世界只有第一線操作過歷史最大金融槓桿的B先生,Ben Bernanke,「QE之父柏南奇」,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