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年到,政府為了搶選票,近期想出許多拼經濟的方法,但有一個卻大有問題,那就是員工分紅配股的課稅方式,計畫從按市價課徵「復辟」改回照面額10元課稅。
提案的經濟部說這是基於企業留才需要,簡單說如果按照市價課稅,那員工就覺得虧大,所以會影響留台就業意願。不過,當然,負責財稅的財政部大罵是開國際倒車,且不符租稅公平的做法。財政部認為,企業提供員工的分紅配股,實質就是薪資獎酬的性質,「如果薪資每一塊錢都要課稅,分紅配股為何只需就面額繳稅。」
其實,這道理很簡單,如果按面額計算,究竟是誰要吃虧?
明明是給員工市值200元的股票,但卻只按登記的面額10元課稅,這等於從股東中偷拿走190元的資產,而沒有反應在帳上,這中間190塊的價差就是由國家和股東吃虧,大老闆和拿到股票的員工賺到,而這年頭有誰的股票拿得比董監事和高階經理人多呢?
事實上,台股中有三成多是外資持有,而外資願意來買台股,也是因為台股的遊戲規則夠國際化,像是外資持股高的台積電,在美國也同時掛牌,因此他的英文版財報和中文版財報都必須揭露員工分紅費用,究竟市價值多少,外資才不跟你打迷糊帳,如果公司派試圖掩蓋,那麼外資就用腳投票,離你遠去。
而讀者們也別以為跟你無關,因為你每個月的退休金提撥也是被政府拿去買台股,如果你不一起抗議,那些公司派就會這樣偷走你的錢!其實同樣情況,在美國也在發生。股神巴菲特曾不留情地痛斥「堅持員工股票選擇權不應列入帳上支出」的企業執行長,他說:「如果發選擇權不算是費用,那什麼才是費用?」
其實,政府這套論調早有前例,像是當初金融海嘯後,調降遺產稅10%,可以促進資金回流活絡經濟,但最後證明又是一套對資本家最有利的策略,因為這些說法背後的是「把餅造大窮人自會受惠」的「滲滴式經濟學(trickle-down economics) 。
這套理論最後只創造1%有錢人與99%的窮人,這也是美國「佔領華爾街」、中東「茉莉花革命」的背後主因!
因此,在此希望財政部能有道德和專業勇氣堅持,員工分紅持股獲利按照市價課稅,同時,也想請問財政部,如果員工分紅都要按照市價,為什麼房屋土地買賣課稅要用公告地價,而不是市價呢?
難道這又是「一個台灣,兩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