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曾經和朋友有過一段對話。
「唉,每個月的電話費支出都好高喔,真是吃不消。」朋友看著手中的電信帳單邊看邊搖頭,「我看你每個月有事經常在聯絡事務。通信費用應該也不少吧?」朋友問,當我將數字說出來時,他不敢置信的說:「怎麼可能差這麼多,我們兩個的通話時數也差沒多少,電信商有差那麼多,你是那一家的?我也換過去好了」。
事實上,我們是同一家電信商,問朋友是選擇那個方案?「方案?我是選最便宜的免月租(註:零月租方案在早期2G時代頗為盛行),這樣每個月都可以省掉租金,只支付通話費就好」。
聽完我不禁搖頭,朋友一定沒注意到,不同的月租費用,每秒的費率大不相同,「零月租方案」看似最便宜,但每秒通話費率是最高的;而月租金越高則每秒通話費率越低,每個人應該依據通話習慣與長短選擇最適合方案,而不是直接選免月租。難怪我們兩個的費用金額差那麼多,原來一開始的便宜是要付出代價的。
朋友因為對於電信方案的選擇漫不經心使得個人所負擔的通話費遠高於其他人,這表示在相同的條件之下要支出較高的費用才取得相同的效用,就程度而言是讓金錢的效用降低,降低個人的可支配金額。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層出不窮:
1、選擇電信費率:高用量客戶卻要選低資費方案
2、購買文具:同品牌原子筆,到超商買要花20元,百貨文具只賣10元
3、買股票的手續費:電話下單手續費0.1425%、網路下單0.04275%(3折)(註:每家券商的折扣條件各有不同)
你會發現,即使最後得到的服務或物品,完全一模一樣,若你「選擇不同方案」,最後支出的金額就大不相同。換言之,願意仔細比對差異並找出最佳組合方案的人,將可以有效的放大金錢效益,也就是用較低的費用,取得相同服務,個人要提高收入、增加投資績效並不是一件馬上可以得到效果的事情,但比對各種組合或選擇,找出最便宜的方案,卻是立即可行的事。
我們常將「投資理財」放在嘴邊,但其實,「投資」與「理財」是兩件事情。更嚴格的來看,投資僅是理財的一部份,但我們卻將投資放在理財前面,使得人們偏重於投資而忽略了理財重要性。
已故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就說過:「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這就是一種理財的思維。錢賺的再多,若不能用較低的「成本」來運用,就像是口袋破了一個大洞,想裝滿袋子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在努力鑽研投資獲利的技巧時,不要忘了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有哪個財務漏洞正在產生,洞口補起來,對於財富累積的速度上便會有相當程度的助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