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原本想要採用最簡單的股債各半的配置,不過經過一些研究之後發現,股市的長期報酬優於債券,那麼只要我能承受股市的劇烈波動,是不是可以只投資股票就好?
A:
這樣做也可以,不過股債配置的好處其實也不少,建議你可以看過以下這幾個重點之後,再思考一下是否只持有股票就好。
以美國市場來說,過去十年股市的年化報酬有7.4%,而債券市場的年化報酬只有4.5%,雖然同時持有股票和債券,短期的波動可以因為股市和債市的負相關而抵銷,不過長期來看,股債各半的資產配置,大約就是可以獲得6%左右的報酬,可說是報酬被降低風險的債券給拉低了,所以如果只是看這些數據,只想持有股票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沒有人能保證,未來的股市一定有比債券市場更高的報酬,就算股市可以繼續維持7.4%的年化報酬,但說不定美國公債的殖利率就超過10%了,而這樣的殖利率,在1980年代其實是常態。
的確,股市的波動比較劇烈,理應有更高的報酬,否則投資人怎麼會想要把資金放在低報酬、高風險的資產上?但是如果認為過去的表現,將來也會如法炮製,那麼很有可能會期待落空,畢竟投資一定有風險,如果那麼確定未來十年股市保證提供年化7.4%的報酬,那以現在的利率來看,借錢投資都划算,可惜並非如此。
所以當你以過去的歷史資料來當成未來的預期報酬,會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未來跟過去可能會不一樣。歷史資料可以拿來瞭解投資標的的特性,例如波動程度、跟其他標的的相關性,以及報酬是否有週期性的變化,但是無論是報酬率、波動程度或相關性,在不同時間點都有不一樣的表現,千萬不要以為眼前的數據將來也會再重演。
第二個問題就是,你真的確定你能承受只持有股票的劇烈波動嗎?金融海嘯的時候,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經是一個股市的投資人?如果你經歷過了金融海嘯的磨練,或許你會比較瞭解自己對於投資風險的承受度到底如何,但是如果你是金融海嘯之後才開始投資的,很有可能你其實並沒有真的體驗過資產腰斬對自己投資信心的強烈打擊,那麼就很有可能在未來再度面臨股災的時候,做出錯誤的決定,例如在極度恐慌的時候,把持股都賣光。
第三,你損失了一個「低買高賣」的好機會。如果你用比較簡單而普遍的「定期定額」策略買股票,例如每個月買一萬元,這是不錯的策略,但是若能搭配股債配置並且再平衡,那麼你就有機會在股票漲多了之後賣掉股票而買進相對來說便宜的債券,或是在股票跌得很慘的時候,賣掉漲多的債券而買進便宜的股票。這種低買高賣,不需要預測行情走勢,只要機械式的讓資產中的股債配置維持一定的比例,不要有偏差即可。雖然簡單,但是有機會讓你的資產多出一兩個百分點的報酬。
換句話說,如果原本股債配置能提供給你6%的報酬,再平衡的機械式低買、高賣額外再拉高1%的報酬,其實你的總資產報酬也有7%,並沒有落後給全部持有股票的7.4%太多,而你需要承受的資產波動程度卻相對來說低了許多。
畢竟,你現在因為股市過去的表現很好而想要只持有股票就好,這其實是跟看到過去某家公司一年可以漲200%,或是某個類股去年大漲100%而買進是一樣的,都是用過去的績效來當成未來的預期報酬,所以才會想要孤注一擲,但是這種投資的決策基礎是很脆弱的。
除非你是基於某一些很明確的研究結論,確定將來股市會有很好的表現,所以要讓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率而只買股票,否則我會建議你,對於只持有股票資產,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