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tockMonkeys.com@flickr, CC BY 2.0
關於保險,很多人的感覺是這樣的:不知道該不該買某個保險,雖然知道可能發生疾病或意外,但機率又不見得很高,買了保險卻沒拿到理賠,錢好像就白花;但是又不希望真的出事。
在風險管理學中,不同的風險,有不同的發生機率,每一種風險產生的損失幅度或金額也同樣有差異。影響所及,就是對應不同的風險,有不一樣的避險方式。
哪種「保險」一定要買?
第一種風險:發生機率低,損失金額也低。像是被美工刀割傷手,或是家中窗戶被從外面打過來的棒球砸破。這種型態的風險,一年中發生的次數屈指可數,損失的金額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可以負擔,所以平時不太需要為這種風險做太多避險措施。這又稱為「風險自留」。
第二種風險:發生的機率高,但損失的金額卻不會很高。像是小感冒,或洗碗的時候不小心打破碗。這種型態的風險,要彌補的金額不高,但因為發生次數多,累積起來可能也是一筆費用。所以平常就要採取行動,預防這些風險發生,比方說,留意天氣的變化、適時添加衣物、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等;如果覺得陶瓷餐具容易打破,可以改為不鏽鋼餐具等。
因為發生機率高,所以「避險」的成本相對來說就比較划算,但還不必用「保險」來轉嫁。就好像沒有人會想買「感冒險」,與其繳保費,不如控制自己不要感冒。
第三種情況,發生的機率雖然很低,但損失金額很高,這種風險才最適合用保險來轉嫁。例如一位30歲男子,按照內政部的統計,死亡的機率只有萬分之八,但是如果這個男子肩負養家責任,對一個家庭來說,死亡的損失相當大。
死亡的風險很難預防,儘管我們早就盡了一切努力來降低死亡的風險。且真的不幸發生了,也很難「風險自留」。所以,買壽險,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最理想的死亡風險管理方法。
第四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很高,損失的金額也不低,這種風險用保險來處理並不見得恰當。原因是,保費會高到讓轉嫁風險的效果趨近消失,甚至就直接列為除外事項了,像是酒後駕車,發生意外事故的機率非常高,損失的金額也不低,但是意外險(傷害險)是將酒駕列為除外事項的。
既然這種風險無法透過保險轉嫁,該怎麼辦?方法只有兩種:避免發生,或是做好承擔風險的準備。
例如,我們應該做的是避免酒後駕車,讓這種機率很高的意外沒有發生的條件。
但是有的職業本身就需要冒很大風險,例如「從事汽車、機車的競賽或表演」,這些也被意外險列為除外事項,所以只能靠表演者在工作時特別謹慎,並盡可能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換句話說,保險不承保,那你就該把錢投資在安全設備,讓意外發生時,可以把不好的後果降到最低。
小結一下。下次當你遇到一個保險,卻無法決定要不要買的時候,不妨從機率、損失、保費之間的關係去評估,不要因為風險發生機率低就不買,也不要看到機率高就亂買。機率低,損失大,所有的保戶平均承擔風險,保費也不至於太貴,這才是買保險最適當的情況,也就是「花小錢買大保障」。如果你打算買的保單不符合這七個字,那就要再三考慮了。
用上述風險管理的邏輯來檢視我們的全民健保,就不難發現,其實健保有多麼「浪費」!我們的健保幾乎什麼都保,資源浪費不說,也讓民眾失去風險自留的意識。感冒有需要健保給付嗎?切菜的時候不小心割傷手,也要健保給付,真的負擔不起嗎?
健保真正該保的,是發生機率很高,損失金額也不低的風險,癌症的醫療費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國人罹患癌症的機率很高,但許多新式藥物和療法並非一般家庭能負擔的,我們卻把資源花在感冒這種小病小痛上,導致健保經費拮据,讓癌症標靶藥物無法納入給付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