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你好,我今年65歲,大約可以領到500萬的退休金,目前每個月的生活費大約三萬元左右。我該怎麼做,才能確保退休金夠用?用定存好像不太夠,買股票風險又很高,不知道怎麼辦?
A:先簡單幫你算一下。假設這筆資金要應付你65到85歲這段期間的生活支出,以500萬元來算,在不考慮通膨的情況下,這筆錢每年的平均報酬要3.9%,才能確保你在未來20年,每個月可以提領三萬元的生活費。但是如果把通膨考慮進去,假設物價年增率為2%,則報酬率就要6%左右了。
以目前兩年期定存的固定利率1.4%來算,每個月能提領的金額,就會因為報酬率低,減少為2萬4千元。所以,如果你能將每個月的生活支出縮減到這個程度,那麼用定存的方式就能維持你未來二十年的生活。定存的好處是保本,唯一的變數是通膨。
這是最一般的情況,不過有一些變數需要考量,包括:無法預測的提領時間(也就是退休後還可以活幾年)、退休後的收入、老年最主要的醫療支出、照護費用,以及會不斷變動的報酬率、通膨和生活支出。
退休後能活多久?
目前台灣的平均壽命,男性大約為76歲,女性為83歲。不過要估算退休後還可以活多久,其實應該要用死亡年齡的「眾數」來考慮,也就是在哪個年齡有最多的人死亡,因為平均壽命的數據,會因為嬰幼兒一直到中壯年的死亡而被拉低。因此,在估計自己退休後還可以活多久,男性應該以82歲,女性以88歲作為標準,平均下來則是85歲。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前面要以65歲到85歲來計算。
退休後的收入
退休後要不要繼續工作,這需要考慮個人不同的條件來。如果退休前所存下來的資金已經足夠,退休後當然有本錢不工作;但如果發現退休金不夠支付自己到死亡之前的費用,繼續工作就成為必要的考量。
有的人覺得,退休後繼續工作,會排擠到年輕人的工作機會,不過這可以從找工作的方向去避免,像是大樓的管理員或是計程車司機,都是許多退休人士的選擇。
醫療支出及照護費用
退休年齡,剛好和許多疾病的好發年齡相符,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等,不但會大幅降低退休後的生活品質,更會產生龐大的醫療費用,即使有健保給付,但是包括掛號費和自付額,也是一筆負擔。
萬一是需要照護的情況,費用就更可觀了,甚至可能讓每個月的生活支出爆增一倍,但這部份的支出會因為每個人的健康情況而有很大不同,也很難在規劃退休金的運用時考慮進去。比較理想的作法,是透過像是定期醫療險等商業保險來承擔風險,因為保費支出的金額是比較好估算的。
退休金的報酬率
對於不願意承擔波動風險的人來說,定存是唯一的選擇,報酬率就跟著定存利率變動,之前曾經有超過5%的利率,現在只剩下1.4%左右而已。所以能領到多少利息,要看當時的利率,如果未來升息,對退休的人來說就比較有利。
有許多人擔心波動風險,但是對於剛退休的人來說,可能還有二十年左右的時間,這已經算是長期投資了,因此可以透過時間來降低風險。也就是說,投資後就算股市大跌了20%也不用擔心,耐心等股價漲回來就可以了。只是還是要提醒,不用將所有資金都投入股市,因為有些支出是無法等待的,例如醫療支出。
如果願意承擔風險,就有機會可以獲得比較高的報酬。對於退休的人來說,建議選擇投資台灣五十指數或台灣高股息指數,平均的殖利率大約有3-5%左右,因為持有的大多是績優股,而且已經分散風險了。投資指數的好處就是,即使遇到經濟衰退而下跌,復甦之後也還會漲回來,除非台灣陷入長期衰退,指數再也回不去。
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在估計報酬率的時候都是假設每年的報酬率都一樣,但是實際上並不會如此,尤其是如果有投資股市,每年的報酬率可能會是以一、兩成這樣大的幅度在變動。資金應該盡量在股市表現不好的時候少提領一點,股市表現好的時候則可以多提領一點。
通膨與生活支出
通膨也跟報酬率一樣難以估計,如果維持物價的平穩,那麼以2%來估計很合理,但如果遇到石油危機或其他嚴重通膨的時候,也有可能出現10%的物價年增率。雖然說在劇烈通膨的時候,通常會以升息來因應,但是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尤其是,現在你每個月3萬元的月支出,在二十年後,要維持相同的購買力,可能要4萬5千元才夠,這是絕對必須要考慮的。
以你目前的情況來看,退休金其實並不夠,因此建議你適度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做自己瞭解的投資,同時想辦法在退休後還能繼續有收入。可以的話,盡量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同時評估所有的資產是否已經做了最有效的運用,例如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了,不需要那麼大的房子,就可以換成小房子,讓自己多出一些資金來運用。另外,盡可能讓自己維持在健康的狀態,這會是退休後報酬率最高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