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瞬息萬變的股市多空消息,即使有豐富經驗,也很難每次都做出保證獲利的投資決策。其實,投資要賺錢可以不用那麼複雜,也不需要跟著消息變化而忙進忙出,只要選對方法,就能讓資產穩定增值。
暢銷書《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怪老子帶你看懂財報選好股》作者怪老子(本名蕭世斌),在新出版的《怪老子教你—理專不想告訴你的穩穩賺投資法》當中,特別分享已實際執行17年的基金投資法。他所持有的基金,就算在高點進場,經過時間與複利的累積,仍舊能寫下倍數報酬的成績;換算成年化報酬率,他的資產每年成長10%。
原來,擅長將財務知識化繁為簡的怪老子,仔細研究全球股市變化之後,發現一個極重要、卻又容易被忽略的結論——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長期趨勢一定穩定上升,每次遇到重大利空之後,都會再回到成長軌道。因此,只要把投資範圍放大到全球,並且長期持有,做好投資配置,那麼要讓資產長期穩定成長,一點也不是難事。以下為本書精彩摘要:
對於投資人而言,買股票型基金雖然是透過基金持有股票,但跟自己買股票的操作策略完全不同。
因為基金和指數的績效其實都差不多,我們只要選對區域,挑選追蹤該區域指數的基金,也不用特別找進場時機,只要定期定額買進就可以。
直接來看證據,投資全球已開發國家的股票型基金,例如安本環球世界股票基金最近20年的績效,明顯與MSCI世界指數(MSCI World Index)一致。
安本環球、富達、瑞萬通博、羅素等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都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為對比指數,基金長期績效也與指數表現很類似。
經濟因素對基金的影響,勝於個股漲跌,看出來了嗎?長期下來,基金表現是跟著對比指數走,而指數又反映經濟景氣,當經濟景氣熱,股市表現就好;經濟景氣衰退,股市表現就差。2000年科技泡沫之後,2004年經濟開始好轉,所以指數與基金的表現也跟著往上,直到金融海嘯經濟景氣反轉,指數及基金又跟著下跌。簡單來說,基金表現跟該地區的指數與經濟狀況連動,因此投資基金,就等於是投資該區域的經濟發展。
或許讀者有個疑問,難道基金經理人的選股與操作技巧,對於基金表現沒有影響嗎?說實話,基金公司與經理人並不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根據「資產組合理論」(Portfolio Theory),當很多檔的股票組合在一起時,個別股票的好壞就會相互抵銷掉,並不會左右整體組合的績效,只剩下系統因素(亦即經濟景氣)的影響。所以,當多檔股票組合在一起,不需要針對每一檔個股去做短線操作,只要該區域的經濟成長,該投資組合的價值就會跟著成長。
而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數量非常龐大,總量有數百檔甚至幾千檔,基金經理人及研究團隊能做的,只能從布局著手,想辦法去建立一組可以打敗對比指數的投資組合,也就是和指數公司在比賽,看誰的投資組合表現比較好。
但指數公司畢竟不是省油的燈,想要打敗指數談何容易?從國外大型的投資機構熱中指數型基金及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就可以略知一二。指數型基金的布局,跟指數完全一樣,連基金經理人都沒有,操作方式是簡單到不行的買進持有,績效還常常打敗其他主動式基金(主動式基金為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被動式基金為被動追蹤指數成分股)。
所以,基金公司常會將對比指數的投資組合做部分修改,只要修改後的投資組合表現比指數好,績效就有機會打敗指數,否則就會比指數差。我們可以到晨星(Morningstar)網站,將同組別基金以10年的年化報酬率排名,可以發現,幾乎只有前5名的基金公司有機會勝過指數。
既然股票型基金的上漲,是來自於該投資區域的經濟成長,那麼我們投資股票型基金就很簡單了;不需要去判斷個股的基本面、股價會不會上漲,只要選擇經濟確定會成長的區域,長期持有基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