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故事

「再聰明的人,在華爾街都要低頭!」這是流傳美國股市中的一句話;但在去年,卻有位台灣人被路透報導,稱他是:「擊敗華爾街的無名小子」,他是出身台東的闕又上。

他操盤的基金是少數華人在美註冊的共同基金,截至二○一四年最後一天,過去六年操盤績效年複利均超過二一%,領先美國標普五百(S&P 500)的一七.二二%,這個紀錄連股神巴菲特都無法達陣。

擊敗標普五百,厲害在哪裡?美國《晨星》雜誌(Morningstar)統計,基金操盤績效要領先標普五百約一個百分點,每年僅不到五分之一基金經理人能做到這件事,何況是長達六年維持這個成績。因為標普五百代表一個股市縮影,其長期報酬高於公債(除二○○○年網路泡沫化和二○○八年金融海嘯兩次股災)。

「標普五百是航空母艦,至少在大風大浪中不會沉船,前提是持續投資二十年,」闕又上分析。二○○八年金融海嘯後的六年巴菲特投資年複利約一五%,標普五百為一七%,他操盤的基金卻打敗這架「航空母艦」,年複利超過二一%。截至今年二月十九日,巴菲特虧損一%,標普五百成長約二.五%,闕又上基金則有一一.二六%績效。

心法一:長期投資標普五百

「阿甘投資」是闕又上首要心法。「找到一個值得投資方向,持續投資二十年,就能賺得第一桶金,」在他眼中,那塊最甜美的「巧克力」正是美國標普五百,也就是大型股。

這是他從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機、歷經一九九七年、二○○○年網路泡沫和二○○八年金融風暴,三次股災得到的體悟。標普五百是從美國上萬家上市公司中挑出最強企業。二○一四年標普五百成員有五十四家,是世界前一百大品牌的一半,如蘋果(Apple)、可口可樂等。

{DS}

標普五百能勝過定期定額基金的原因在於集中火力,讓世界一級企業為你賺錢。其實闕又上的理論跟巴菲特的「雪球理論」一樣,最重要是找到濕漉漉的雪(大型股)及足夠長的坡(時間產生的複利效應)。

他認為,台灣的散戶八成虧錢,代表所使用工具和方法是有問題。很大原因出在操作難度極大的單一股票,因為包括產業訊息、線型技術,以及許多冰山下的隱形買賣,都是不可確定因素,這是連專家都無法輕易駕馭的投資工具;加上台股二十五年來沒辦法突破歷史性新高,「這是選錯了戰場,」台股已經二十年很少「下雪」,那麼何來濕漉漉雪坡滾動?他問。

心法二:復甦時加買小型股

點進雅虎 finance網站,盤點「又上基金」投資組合,主要以蘋果、星巴克(Starbucks)和台積電等大型股為主,但不同於美國其他大型基金公司手法,「我在經濟復甦階段,加入小型股,這是麻辣烹調的做法,」在「湯頭」中加點「麻」的香料,是闕又上績效表現擊敗標普五百第二心法。

他在大型股組合中,加入「麻」的香料,如前景看好的慧榮科技、奇景光電等小型股票。理由是股災時,大家為求安全,多投資大型股,小型股相對跌得重,「老外只會用『辣』(選大型股),不會用花椒的『麻』添味。但低點買進小型股,經濟復甦時,反彈也快,」他以慧榮為例,去年一月不過十三美元,至今股價已到二十九美元,整整跳升一倍多,無意間也增加他基金操盤績效。

「這兩支股票特色都是,盈餘成長率比美國標普五百高,但是本益比低於標普五百,說明它的價位相對有吸引力。」

他分析,慧榮過去五年盈餘成長率二○%相當高,分析師對未來成長預測也超過二○%,但標普五百未來五年盈餘成長率八%,其本益比已二十倍,慧榮僅十五倍,所以說賺錢速度比標普來得快,但股價卻低於標普五百整個水平,所以買進。

{DS}

心法三:好股更要逢低加碼

鯨吞與蠶食,是第三步心法。若說「阿甘式投資法」是找到方向持續不斷投資;「鐘擺理論」則是洞悉股市高低極端帶來的恐懼,然後採取鯨吞手段,用來保持彈性和控制風險。

「鐘擺理論」是指出股市的極端動盪風險。「別人看是危機,對我來說,低點是機會。越跌越安全,體質看得越清楚,因為面具不見了。(股價)越低,我越興奮,」他解釋,「要用『學識』和『見識』判斷股市中驚慌是否具合理性,再用『膽識』破除表面危機大膽入市,」道理簡單往往做不到,差別就在膽識。

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平均保持約十檔股票,其中六檔股票從金融海嘯至今有十倍成長,包括蘋果和星巴克兩支大型股。

以星巴克為例,二○○六年十月十日金融海嘯前,股價三十八美元;二○○八年九月十五日雷曼兄弟宣布破產時,股價僅剩十五美元,下跌超過五○%,甚至最低跌到七美元,兩年時間股價高、低點相比,下跌約八一%。

但闕又上先用一個常識來判斷,星巴克生意下跌二○%,但資產卻蒸發超過八成,合理嗎?同時,他從公司布局發現,星巴克在許多新興國家設點也未飽和。別人眼中的危機,他視為商機,持續買進。果然,一年後,股價回到二十四美元,逾二○○%成長。

再以蘋果為例。股價六十五美元時開始買進,一百美元時大量進單,金融海嘯股價從兩百美元跌至八十五美元時,他並沒因為恐慌而失去信心,持續持有,光蘋果股票就占基金組合五%比率。

持有六年,目前蘋果股價約九百美元(編按:股價為一股拆七股分割計畫的數字),投資報酬率超過十倍以上,「光是兩個『主力』,就在六年間賺了十倍。低點加碼,股災越大,我市值(成長空間)越大,」他強調,「只要體質好,偶爾住一下『高級套房』又怎樣?」道理簡單,只是很多人在住進「套房」時,往往因害怕而逃,自然賺不到「濕漉漉波段的上升獲利」。

{DS}

心法四:藍燈時分十次進場

第四心法在於子彈不能一次打完。當大家認為只會跌二○%時,往往「跌,還會超跌;跌二○%叫修正,超過叫崩盤,過去三次股災跌幅都在五○%以上。」

保留實力目的是配合跌幅調整加碼,應對危機。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的做法是跌幅一○%就加碼,闕又上則倚靠景氣對策燈號分次進場。

他舉一百元資產為例,當已進入衰退的「藍燈」為購買啟動點,通常分十次進場,或等景氣好的「綠燈」出現就停止下單,沒用完資金留著。出現「黃紅燈」時開始賣出,分三次出脫,若沒賣完,但「黃紅燈」或「紅燈」轉「綠燈」,依然執行在「綠燈」情況下賣出動作。簡單說,只要有「黃紅燈」就啟動機制一路「賣完」為止。

用這種方式,讓他曾在一九九五到二○○七年,投資台股時,十二年累計總投資報酬率最高曾超過三○○%,還領先台股大盤績效一三六.二五%,高出一倍多。金融海嘯後六年,靠著燈號分散加碼,也曾創造出九八%投資總報酬率,比台灣五十的七一%還高。

股災磨練他的膽識,也是訓練一個投資人千載難逢的機會。二○○二年,他耐心等待六百天,以為可挺過網路泡沫化,但二○○一年發生九一一事件,跌幅長達九百天,此役讓他績效負成長,卻也讓他體會到「股市無常,所以不要過分驚慌」。二○○八年金融風暴,蘋果和星巴克股票兩年跌幅超過五○%,讓他體悟到「大環境不可算,但價值學派(體質好選股)始終能創造複利效應,」雖然是老梗,但卻是永恆不變的智慧。

「投資跟人生道理是相通的。平時槍法要準,偶爾遇到風浪要懂得苟且偷生,高峰不能貪、低點不能怕,」浮沉股市、身為少數華人成功操盤手的他,說得感性。

{DS}

【延伸閱讀】給薪水族的建議!別碰個股,快買標普五百

穩健的投資工具只有定存而已嗎?闕又上認為,不要想一夜致富,但要找到相對報酬率高的投資方向,讓複利發揮效應,才能快速累積第一桶金。

建議一:別玩個股,但要參與基金投資

非專業投資人,第一階段不要接觸個股投資,但要參與經濟成長,如投入基金投資,不要讓低定存利率加上高通膨率「溫水煮青蛙」般吃掉你的薪水。

建議二:讓一流企業幫你幹活

選擇美國標普五百,每年投資約新台幣十五萬元,連續二十年。當世界一流企業股東,讓他們為你賺錢,快速累積第一桶金。據歷史紀錄,一九九四年至二○一四年投入本金約三百萬,帳戶價值近七百萬,等於報酬率逾一倍。

建議三:本業薪水加投資分身,雙頭並行

持續專業投資(本業做好,加薪晉級)加上勤儉(有閒暇可以發展副業);然後用前面二十年養出的七百萬「啞巴兒子」,持續幫你幹活,找出投資報酬率約八%工具,那麼每月除了薪水外,則約有四萬六千元另筆收入進帳。

建議四:依年紀資產配置投資比率

怕風險則進行資產配置,但不是以股票做區隔,而是「比率」。他建議,公債比率可依年紀來分配,如三十歲者,公債可占投資三成,成長型工具約七成,然後依個人需求,上下調整十個百分點;同理,六十歲者,公債占六成,成長型工具則四成。

小檔案_闕又上

出生:1957年
學歷: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企管碩士、國立台北工專紡織科
經歷:財務規畫師
現職: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兼總經理
投資績效:
.截至2014年底,過去6年操盤基金年複利達21.26%,領先標普500平均17.22%
.《晨星》雜誌評鑑,又上基金2014年第1季度,名列全美大型基金績效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