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當台積電變成「全球公認定存股」!5個理由,外資熱錢即將湧進台股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攝影:駱裕隆/商業周刊)

還在等美國的升息嗎?還在尋找投資機會嗎?由於全球有相當龐大的資金是卡在負利率的公債裡,估計有超過12兆美元(美國的GDP是大約17兆美元,中國的是大約12兆美元),這些債券市場的資金覺得公債的價格越買越高,等於是進入泡沫狀態。

當債券價格被買高的時候,會有些資金開始大膽追逐債券的價差(capital gains),等於是用買股票的態度來買債券了,這稱之為「債市股市化」。

在美國聯準會動不動就威脅要升息的情況下,債券的殖利率會逐漸走高,使得這些原本要買避險資產的資金覺得買公債也不再那麼安全了。

因為擔心債券泡沫會破掉,所以,資金開始從公債市場出走,去尋找仍然有避險功能的投資工具。

結果,這些資金注意到穩定配息的防禦型股票。通常,防禦型類股是指食品飲料、醫療用品、以及水電瓦斯這種公用事業。人總要吃吃喝喝,生病了總要買藥,所以他們的營收與獲利比較不受景氣循環的影響。

投資人發現,許多美國的民生用品的品牌都有在過去的20年裡穩定配息,這一來比公債的負利率強多了。這種把股票當債券來買的現象稱之為「股市債市化」。

可是,把這個概念再延伸一下,國際投資人會發現,新興市場有一些公司也可以看成是防禦型標的,因為有穩定的配息,而且成交量夠大,而且是行業中的領導者。

你們都猜得到我在講誰了吧?對,就是台積電!

所以,在負利率的壓力下,國際資金把台灣股市當作分散風險的對象來操作,資金自英國公投退歐後開始有加碼台灣的趨勢。

在這段期間,台幣兌美元也升值了,印證了國際資金的流入。

當然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國際資金什麼時候會把台股當存錢筒呢?我認為有幾個因素值得考慮:

第一,資金有從韓國撤出的壓力,因為三星的電池爆炸問題,還有韓國第一大海運公司韓進海運的宣告破產。而且,韓國的經濟成長也有放緩的跡象。

第二,中國大陸目前到明年有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因為美國有升息的操作。何況,目前的經濟增長相當程度是受益於過熱的房市,而房市肯定不能一直飆漲上去,所以有相當的不確定性。

第三,台股因為本土資金的外流,本益比並不高,沒有泡沫的疑慮。而台幣匯率又是穩中透堅。我估計,在美國升息的操作下,台幣匯率可望在31.5到32.5之間震盪,對外資來講是可接受的風險。

第四,只要國際資金一直有避險需求,就會一直把台股納入穩定配息的投資組合中。目前有五支大型權值股特別受注意:台積電,國泰金,富邦金,中華電信及大立光。

第五,兩岸關係目前處在打底狀態,沒有再壞下去的樣子。習近平對蔡英文基本上是「鬥而不破」,給足壓力但也不撕破臉,估計將來兩岸氣氛會逐漸好轉。

基於以上這些考量,台股應該還有行情,尤其是,避險性質的外資不是看中短線操作,所以估計不會急於獲利了結的。

下圖是台灣大盤指數的週K線,你可以很快看出,本來在打三重底,然後自今年7月(時間軸上的第二個J,指July)起衝過頸線,向上試探,站穩9000大關,在9200點附近蓄勢待發。

 

作者簡介_吳嘉隆

台大經濟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候選人;現任AIA Capital 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及財訊雙周刊專欄作家。興趣是研究總體經濟,並從中發掘投資亮點。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商周財富網》、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