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市佔率逼近5成了!不想花大錢買安全性不夠的車,先看車商有沒有做這兩件事

網名賽芭,本名黃紹博。中央大學物理學系以及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與工程管理碩士畢業。曾任職於明基電通數位媒體事業群業務部門,仁寶電腦全球客服部門,保誠人壽業務主任,富邦金控外匯交易員,黃國華個人助理暨木桐書房圖書館打雜主任。對經濟運作與金融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以投資理財為個人志業,相信透過總體經濟的觀察與認知,可以在資產配置與資金控管上創造更高品質的財務決策。目前在家任職奶爸,育有一兒一女。
進口車市佔率逼近5成了!不想花大錢買安全性不夠的車,先看車商有沒有做這兩件事

民俗鬼月一直是台灣房市、車市每年的淡季,但是在進口車商祭出各種強力促銷活動後,國產車與進口車卻在淡季上演「一樣鬼月兩樣情」的戲碼。根據9月份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進口車一舉突破47.8%,逼近5成市佔率的信心關卡。

最新車市現況:進口車逼近5成市佔

其實我在去年開始寫跟車市有關的主題,就已經發現國產車在年年調漲的情勢下,已經越來越沒有價格上的優勢。特別是當我們把「安全」的這樣的考量點放進來時,多數國產車沒有六氣囊、沒有車穩防滑,也沒有公開的撞擊測試,在國產車與進口車差價在10萬元以內時,更顯得國產車競爭力堪慮。

這狀況絕對不是我一個人發現的,其實汽車市場本來就在往進口車靠攏。你可以看看U-Car統計的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我們可以觀察到五年下來,從2012年開始進口車每個月的市占率25%,逐步上升到站穩40%,甚至單月份可以逼近5成。(見下圖)

圖、2012年以來台灣進口車每月市佔率
圖片放大

不管國產車商找了多大的明星來代言,祭出多少家電、機票等方案,長期來看,國產車的客層在點點滴滴間,不知不覺的一直流失掉了。

很多人會說,就是因為國產車安全性不足,無法跟進口車競爭,重視安全性的消費者自然會選擇進口車。我覺得這種說法只講對了一半,我認為真正的關鍵,在於消費者對於國產車的「信任」出現了疑慮。

首先,以前的車禍事故,大家都是從報章媒體上得知,但從報導中,很難確知車輛的廠牌與事故狀況。現在臉書、Line等社群媒體發達,越來越多過去不見報的照片與資訊,在網友之間互相分享與討論。透過社團或私人分享,消費者用眼睛看到汽車撞擊的結果,「鋁罐車」已經不是空泛的戲謔嘲笑,而是越來越讓人有感的一個形容詞。

再來是國產車商遲遲不肯追加安全配備,我們知道政府規定2018年新出廠的汽車要強制加裝車穩防滑系統,到了現在2017年10月份了,許多國產車還是沒把車穩防滑當成標配。這讓我們看到車商對於加裝安全配備的拖延心態。

而國產車「車側氣簾」,也就是所謂的「六氣囊」,普及率嚴重低落,像這些看得到的輔助配備,都被當成是非必要配備,消費者難免會有「看不到的地方會怎麼樣?」的不安心態。

最後就是台灣撞擊法規嚴重落後國外法規,國外大大小小、十幾二十項的檢測,台灣只要過了2項撞擊測試就可以銷售。你可以看這則新聞「巴西製爛車 像會跑的棺材-焊接不足鋼材劣,年死近萬人」,也是相同的車,外觀一樣,到了法規落後國家,車輛安全就明顯下降的例子!

當車商把看得到的安全配備省略,對法規要求採取拖延,也無法提出如同國外的撞擊報告;當消費者看到越來越多事故照片,心中難免產生懷疑,隨後就是國產車商要面對的「信任危機」。

政府慢半拍,車商升級慢

當越來越多民眾呼籲車輛安全時,交通部總算承諾建立台灣TNCAP的制度。「3.8億建置新車安全評價 賴清德:沒問題」,根據交通部說法,打算在兩年之內成立台灣新車安全評價制度(T-NCAP)。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