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宥嘉演唱會幫公司賺了多少錢?第一家上市櫃唱片公司「華研」營收秘密

StockFeel 股感是以普惠金融為核心的財經平台,全新上線筆記影音,透過影音介紹民生熱議與投資理財知識。股感透過資訊設計讓用戶產生興趣,透過客製化學習系統引導用戶啟動投資旅程,下個階段我們將透過 Fintech 互動體驗輔助投資者進行交易決策,朝「實現互聯網金融場域」目標前進。

林宥嘉
今年4月林宥嘉2場演唱會,幫公司推升營收月增9成。圖片來源:林宥嘉 Yoga Lin粉絲專頁https://goo.gl/U3Qzaq
圖片放大

音樂自古以來常伴人們左右,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台灣擁有豐沛的文化底蘊,是華語流行音樂的發源地,全盛期的唱片工業甚至達上百億的規模。許多歌曲不僅在年輕族群間蔚為風潮,更跨足海外,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與中國大陸等地廣為傳唱。然而時至今日,因為盜版猖獗、網路科技發達,原本倚仗唱片銷售的音樂工業因此陷入瓶頸:越來越少人買唱片了,該怎麼賺錢?

華研音樂於1999年創立,推出的第一組藝人就是後來紅遍華人界的女子團體S.H.E。從那時起,華研一步步走到今日、逐步壯大,並成為第一家上市櫃的唱片/演藝公司,遠遠拋開其他競爭者,它是怎麼做到的?這篇文章將從華研的營運狀況切入,試圖指認其獨到的經營秘訣。

從營業收入看端倪:華研靠什麼賺錢?

在華研 2015 年的營業收入中,演藝經紀佔了最高的比例、音樂授權收入次之,最後才是音樂產品。這三大項裡,音樂產品僅佔不到 5% 的收入、並且還有持續下降的跡象。事實上,依國際唱片協會 (IFPI) 2015 年的數位音樂報告,2014 年全球唱片公司的數位音樂收入增長 6.9%,代表聽眾逐漸習於數位收聽,唱片規模縮小。因此音樂產品不是華研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編按:華研4月靠林宥嘉2場演唱會,營收達1.56億元,月增90%、年增99%,扣除2、3月已連12個月營收正成長,去年12月營收2.66億元創掛牌新高,更多營收看這

數位收聽的趨勢,另一方面也反映在音樂授權的逐年增長。音樂作品屬於「智慧財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 一類,只要掌握了這項權利,其他人就不能隨意取用,因此華研可以透過將音樂著作授權給 KTV 業者、數位音樂平台、周邊商品,免去自行營運的風險及相關成本,並獲得多元的收益管道。相較於發行唱片,只要花很小力氣、就能輕鬆賺錢。在唱片式微的形勢下,便成為華研主力開拓的新戰場。

至於,佔收入最大一項的演藝經紀,是怎麼回事呢?演藝經紀泛指所有演藝活動,幾乎可涵蓋所有娛樂產業,包括:商演、代言、戲劇、主持活動、綜藝節目、演唱會…等,不僅限於流行音樂圈,並能跨足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的所有構面。它之所以華研最大的收入來源,與華研的經營模式有關。

我跟別人不一樣:整合唱片發行銷售與演藝經紀

現有的娛樂產業中,多數公司都是佔據產業其中一塊,各自分處不同崗位。經紀公司專門負責藝人的演藝活動接洽;唱片公司安排藝人的發片、演唱會與宣傳活動等事宜,因此藝人身上通常背負著不同公司的唱片約與經紀約,常見到藝人的其他演藝活動受到唱片約影響、與經紀約彼此相互牽制,對兩方公司來說利潤來源也比較單一,且營運模式相當被動。

華研的獨到之處在於整合了兩者,包辦藝人的演藝活動與唱片發行。他們擅長從新人開始培植訓練,並且根據藝人屬性描繪各自獨特的生涯輪廓,將藝人當成品牌經營。同時也掌控著藝人經紀約與唱片約,得以自由運用唱片發行、或是演藝活動等不同方式來安排策略。這也使得在華研的收入裡,演藝經紀佔了最大比重,因為透過辦理大型演唱會、參加實境秀等等活動,收入效益遠比單純銷售唱片為高。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