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長照2.0都在照顧「病老人」...北歐編預算讓老人不生病,目標:死前兩周才臥床

現任《聯合理財網》及《Yahoo奇摩》專欄作家與自由媒體工作者,擔任多家財經與醫療保健雜誌、手機APP新聞台的特約撰述,並從事相關文章與書籍的寫作。著有《聰明使用信用卡》、《理財專員不告訴你的40件事》、《好險,你一定要知道的保險知識》以及《聰明買對健康險》共13本書。

臉書粉絲專頁: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台灣的長照2.0都在照顧「病老人」...北歐編預算讓老人不生病,目標:死前兩周才臥床

也許,讀者會說:「如果沒有準備充足的長照費用,也沒有多餘預算去買任何商業保險,那我該怎麼辦呢?難道要坐以待斃嗎?」當然也不是,個人認為讀者至少可以做以下兩大準備:

準備一、儲存健康

所謂「為健康存老本」,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先了解老年人最常發生的疾病與醫療費用項目與金額,才能預先透過購買相關健康險的方式,存好醫療費用老本;其二則是從預防醫學的角度,達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只要身體健康,就不會有相關醫療花費。

這是因為,隨著疾病的發生、惡化,最終造成殘障與失能,退休銀髮族會花的醫療相關費用,就不只是就醫(門診或住院)的費用,還會增加長期照護方面的開銷。

根據2015年「高齡社會白皮書(核定本)」的統計,真正失能的長輩只佔老年人口的16.5%,而健康與「亞健康」的長輩則佔老年人口的83.5%。所以,如果能夠儘量延緩步入疾病、殘障與失能的時間,所準備的退休金,就不會花在住院、手術、治療,甚至是花費最高的長照費用上。

正因為「退休後不健康的花費,將會比身體健康時多很多」,而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就讓自己「健康一些」,恐怕才是降低老年之後的長照風險及費用,最「釜底抽薪」的好方法!也就是說,趁自己還年輕之際,就及早進行體能的鍛練與身體的保養,才能讓自己在退休後,可以「不靠他人協助就可以順利生活」。

想必讀者都有聽過,北歐的芬蘭,老年人「死前兩週才臥床」。儘管這並非事實,卻是北歐各國希望達到的終極目標。據了解,北歐國家將多數預算投入前端的健康促進,採取預防性照護措施,而非生病後的長期照護。

正因為想要讓銀髮族能夠「尊嚴老化」,它們的普遍目標是:「平均臥床時間只有兩週」,也就是臨終前的14天,才過著「臥床的日子(許多人是插著鼻胃管餵食三餐,靠氣切管呼吸,以尿管、尿布處理民生大事,甚至躺在床上無法溝通言語;狀況好一些的,可下床但要人攙扶,出門得坐輪椅,一直到離世那一日)」。

以丹麥、芬蘭為例,為了讓老人們「在地成功老化」,便運用了政府、社區、大學…等的各種資源,提供他們運動及營養諮詢,甚至還有個人化的運動處方,以訓練肌力並培養生活自理的能力。

事實上,老年人的訓練,雖然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老年人失能及臥床的時間,但如果要大幅降低死前臥床的時間,恐怕還得從年輕時就開始。這是因為根據醫師等專家的說法,假設年輕就不愛運動,就很容易成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候選人」,一旦放任這樣的情形不管,恐怕還沒有屆臨退休,就因為長期三高所導致的腦中風,而早早出現失能或失智、需要他人長期照護的狀態。

準備二、儲存人脈

但,也許讀者會說:「假設身體已經處於『三高』狀態,預存健康存摺這個方法早已來不及時,那又該怎麼辦呢」?對此,個人認為「已來不及儲存健康存摺」的人,最起碼可以從現在開始,預先儲存「優質的人脈」。

個人甚至認為,就算替自己準備好了金山、銀山,此生吃穿不愁,還是需要老友及老伴的陪伴。特別是如果退休金準備得還不足,那麼,及早建立與他人的「聯結」,恐怕比繼續努力存錢還要更加重要。

以上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首先,當自己已經沒有任何行為能力,只能躺在床上或輪椅上「受人照顧」時,光是有錢,也不能保證自己就能夠受到最周全的照顧。

當你不幸失智或失能到一定程度之後,人脈可以讓你所準備的退休金與保單,在「重要人脈」的監督與管理之下,分毫都會真正運用在你的身上,而不是進了不肖的子女、親戚,或是無良養護機構的私人口袋裡!

其次,人脈可以讓在退休之後不變「自閉」,更不容易失智;健康的身體可以讓自己避免或延後因為失能而臥床、需要被看護的時間,間接降低高額的長期看護費用。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