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新華廈竟被逼都更!媽媽憂鬱症、爸爸暴躁...一個小故事看台灣荒謬的都更

海禾通商法律事務所高級顧問。曾在工地扛水泥,以第一名考進台大法研所民商法組,畢業後接手的第一個案子,就是2009 年因槍擊而轟動一時的正義國宅都更案。他一邊當律師一邊在補習班教書,靠著身兼數職累積第一桶金,年僅36 歲就在台北市擁有7 間房、台北市跟台中市7 家店面,身價上億元,並因此成為《商業周刊》1383期封面人物
都更房地產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都市更新條例在民國87年就制訂,到現在已經快要滿20年了,但是一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受到關注,可惜『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台灣的都市更新在這幾年躍上新聞版面時,大多都是比較負面的事件,如士林文林苑王家如此轟轟動動的爭議即為一例;之後各方有關同意戶、不同意戶之間的是非對錯,論戰莫衷一是。

同意的認為都更可以改善都市景觀、讓危險老舊的建物變成安全舒適的新房子;不同意都更的住戶則常被人家說成是「釘子戶」。筆者無意也無法去批評哪一方,因為每一件都更案的基礎都不同、每一件都更案中的家庭背景也都不一樣,每個人對於價值的判斷也都不同。但是以筆者這十幾年來參與許多都更案的經驗,我認為,「都市更新」是一件必然要做的事,但是目前台灣都更的制度、以及政府對自己角色定位都沒有做好準備,導致都更時程一拖都是好幾年、甚至超過十年,然後好不容易做成或快要做成的都更案,卻屢屢傳出強凌弱、甚至官商勾結的負面消息。

筆者記得約莫在六、七年前的夏天,有一對年輕的姊弟來事務所找我,說是要向我諮詢都市更新的事情,我心中原以為應該一如往常的案件:「住戶想要找律師協助與建商洽談都市更新的條件、契約的簽訂」;到了約定的時間,讓我驚訝的是,這對姐弟相當年輕,姐姐大四、弟弟只有大一,兩位小朋友打從進到事務所,神情就相當的緊張甚至害怕。

我開口向他們詢問是不是家裡的房子要都更了?然後不知道與建商的合約要注意什麼、要怎麼與建商談條件?房子在哪裡?幾坪?建商一開始開的條件是什麼呢?在聽完我一連串的問題後,姐姐用她細小的聲音說:我們家不想都更…

不想都更?都更後不是可以住全新的房子嗎?然後房價也會比現在中古屋的價錢要好呀!這對小姐弟家為什麼不想都更呢?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