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央行的「招」竟是放寬房貸!除了讓房市延後落底,真的沒別的用處

財經新聞天天有,政府常常放利多,約翰之聲為你解讀這些消息背後看不到的「真相」。
彭淮南
攝影:楊文財/商業周刊
圖片放大

為了救經濟,央行8月13日宣布鬆綁房市管制措施,並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放寬特定地區貸款最高貸款成數,雖然看似對台灣疲弱的內需有所幫助,但這措施似乎用錯地方。

首先,房地產此時無法幫助到台灣經濟,充其量只能美化一點GDP,有助於計算民間投資數據增長,但台灣經濟此時能靠這個產業嗎?

因為人民實質薪資不成長才是問題,君不見依主計總處數據,反觀1988年台北市平均預售房價為16.4萬元,買15坪小套房,總價只要246萬元,夫妻兩人只要3.2年不吃不喝,就買得起一間小套房。但如今,夫妻兩人平均每月薪資合計為7.49萬元,現在台北市一間15坪的預售屋或新成屋,總價約1350萬元,還是要不吃不喝15年才能買一間套房。

房市的問題不是買氣不好,而是賣價太高,央行當初就是為了管制惡性炒作,才推出針對特定區域信用管制,但試問房地產業如今已經有出現客戶退房潮?或者是建商無法交屋潮?或者是有導致銀行放款大批呆債嗎?

貨幣政策和金融管制的時機掌握重在預防和導引,根據中央銀行法規定,中央銀行之經營目標如下:

一、促進金融穩定。
二、健全銀行業務。
三、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
四、於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之發展。

對照這四項目標,不論是房市交易面和基本面,都沒有符合要件,但央行卻再度放寬信用管制,等於是讓原本就已經疲弱房地產景氣延後落底,這究竟是在幫助民眾,還是累積未來的銀行呆帳,彭總裁你可曾再三思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