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錢一定夠用到死的方法?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退休金
來源:Tax Credits@flickr, CC BY 2.0
圖片放大

「退休規劃」,可能是理財中最重要、卻最難的部份。

我們通常必須考慮幾個因素:我們現在可以存下多少錢?這些錢要怎麼做適當的投資?這些投資的風險有多大?預期的報酬有多少?打算什麼時候退休?現在距離退休還有幾年?可能會活到幾歲?通貨膨脹可能產生的傷害有多大?

連續問了八個問題,相信大家頭都暈了;更慘的是,這些問題其實根本沒有答案,一切都只是假設,於是計算出來的退休規劃可信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常見的退休規劃,是像Bloomberg這樣簡單的退休試算工具(http://www.bloomberg.com/personal-finance/calculators/retirement/),你可以輸入目前的年齡(30歲)、打算退休的年齡(65歲)、目前存有多少錢(100,000元),未來每年打算投資多少錢(10,000元),預估年報酬率有多少(6%),根據這些資料,可以算出在退休的時候擁有多少的退休金(1,882,956元)。

但是,萬一未來35年的年報酬只有3%呢?65歲時的退休金直接腰斬,只剩下886,007元;就算延後到75歲才退休,也才只累積到1,305,358元。光是改變一個變數,結果差這麼多,這種太多假設計算出來的退休規劃,參考價值真的很低。

就算我們能清楚掌握未來的投資報酬率和通膨,那我們能預測壽命嗎?

退休規劃中最關鍵的難題就是,我們不確定自己退休之後,到去世之前,到底還能活多久?因為壽命不確定,自然無法精準算出「該存多少退休金才夠」,再怎麼詳細的退休規劃也無法解決。

那麼,所謂的退休規劃到底有什麼功能呢?除了讓理財顧問有事情可以做,可以趁機賺點規劃費用或商品的佣金以外,難道就毫無用處嗎?當然是有意義的,只是大多數的退休規劃都只做了半套,理財顧問的重點在於最後能夠順勢推銷商品,而不是讓投資人真的瞭解退休規劃該怎麼做,每個動作又代表什麼意義。

就拿最有爭議的投資報酬率來說好了,一般可能拿過去20年或50年股市的年化報酬來當成未來的預期報酬;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過去績效不代表將來表現,過去20年的年化報酬率達到6%,未來20年,可能只剩下1%,日本就是這樣的例子。

設定一個報酬率之後,通常理財書籍或顧問就會開始解釋,什麼叫做「七二法則」,例如6%的報酬率,只要12年資產就能成長為兩倍,如果報酬率是9%,那更只需要8年就夠。其實這都是誤導,報酬率這個參數,並不是要讓我們幻想未來自己的資產能夠輕輕鬆鬆就翻倍再翻倍。

未來報酬率無法預知,所以設定任何報酬率,都只是一個毫無預測功能的參數,重點在,投資人應該瞭解「複利」的力量,而不是去強調最終的資產總值有多少。所以這樣的推算,應該用1%或3%即可,而不是拿6%甚至9%來計算,就算過去10年的確有這麼亮眼的表現,也只是讓投資人被試算出來的最終資產沖昏了頭。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