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後覺得被騙,除了認了還能怎麼辦?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板主你好:我覺得被騙了,你可以告訴我應該怎麼作比較好嗎?」

最近在PTT上接到一些求救的信件,有的板友買錯保險,有的板友買了基金卻不如預期,也有板友被理專和業務所騙。情況比較單純的,給幾個可行的建議,請當事人自己思考要怎麼作就好;至於情況比較複雜的,可能要打官司才能維護當事人權益了。

會面臨這些窘境,除了從業人員的刻意隱瞞或欺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消費者對自己所買的金融商品不夠用心。我之所以開始學理財和投資,不是因為我很愛錢,而是我很怕被騙,所以一切自己做功課,而不是只聽別人怎麼說,我不希望自己最後變成「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而那可恨之處竟是來自於自己的偷懶。

就以買基金為例,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警語:「投資基金有賺有賠,投資人申購基金時應詳閱公開說明書」。但是,有多少基金的投資人真的看過公開說明書呢?有一家投信業者的官網,有顯示公開說明書文件的累積下載次數,但卻只有該基金的受益人人數的1%都不到。

買基金,沒看公開說明書,買保險,大概也不會認真看過保單上的條款了。通常在PTT的保險板上,來問保單條款怎麼解釋的板友,都是在面臨理賠卻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時候,而不是在自己買保單的時候。

不論基金或保險,都是一種合約,合約的成立,得要金融消費者自己簽名才行,而「簽名」這個動作,代表消費者對這個合約已經瞭解並且認同。簽了名,就必須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算你能用廣告或錄音等證據證實,當初是理專或是保險業務以話術誤導了你,但是簽合約之前沒有仔細確認,仍然是有責任的。只是,對於花很多錢所買的金融商品,消費者卻不太願意花相同比例的時間來瞭解。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