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民俗鬼月一直是台灣房市、車市每年的淡季,但是在進口車商祭出各種強力促銷活動後,國產車與進口車卻在淡季上演「一樣鬼月兩樣情」的戲碼。根據9月份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進口車一舉突破47.8%,逼近5成市佔率的信心關卡。

最新車市現況:進口車逼近5成市佔

其實我在去年開始寫跟車市有關的主題,就已經發現國產車在年年調漲的情勢下,已經越來越沒有價格上的優勢。特別是當我們把「安全」的這樣的考量點放進來時,多數國產車沒有六氣囊、沒有車穩防滑,也沒有公開的撞擊測試,在國產車與進口車差價在10萬元以內時,更顯得國產車競爭力堪慮。

這狀況絕對不是我一個人發現的,其實汽車市場本來就在往進口車靠攏。你可以看看U-Car統計的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我們可以觀察到五年下來,從2012年開始進口車每個月的市占率25%,逐步上升到站穩40%,甚至單月份可以逼近5成。(見下圖)

圖、2012年以來台灣進口車每月市佔率

不管國產車商找了多大的明星來代言,祭出多少家電、機票等方案,長期來看,國產車的客層在點點滴滴間,不知不覺的一直流失掉了。

很多人會說,就是因為國產車安全性不足,無法跟進口車競爭,重視安全性的消費者自然會選擇進口車。我覺得這種說法只講對了一半,我認為真正的關鍵,在於消費者對於國產車的「信任」出現了疑慮。

首先,以前的車禍事故,大家都是從報章媒體上得知,但從報導中,很難確知車輛的廠牌與事故狀況。現在臉書、Line等社群媒體發達,越來越多過去不見報的照片與資訊,在網友之間互相分享與討論。透過社團或私人分享,消費者用眼睛看到汽車撞擊的結果,「鋁罐車」已經不是空泛的戲謔嘲笑,而是越來越讓人有感的一個形容詞。

再來是國產車商遲遲不肯追加安全配備,我們知道政府規定2018年新出廠的汽車要強制加裝車穩防滑系統,到了現在2017年10月份了,許多國產車還是沒把車穩防滑當成標配。這讓我們看到車商對於加裝安全配備的拖延心態。

而國產車「車側氣簾」,也就是所謂的「六氣囊」,普及率嚴重低落,像這些看得到的輔助配備,都被當成是非必要配備,消費者難免會有「看不到的地方會怎麼樣?」的不安心態。

最後就是台灣撞擊法規嚴重落後國外法規,國外大大小小、十幾二十項的檢測,台灣只要過了2項撞擊測試就可以銷售。你可以看這則新聞「巴西製爛車 像會跑的棺材-焊接不足鋼材劣,年死近萬人」,也是相同的車,外觀一樣,到了法規落後國家,車輛安全就明顯下降的例子!

當車商把看得到的安全配備省略,對法規要求採取拖延,也無法提出如同國外的撞擊報告;當消費者看到越來越多事故照片,心中難免產生懷疑,隨後就是國產車商要面對的「信任危機」。

政府慢半拍,車商升級慢

當越來越多民眾呼籲車輛安全時,交通部總算承諾建立台灣TNCAP的制度。「3.8億建置新車安全評價 賴清德:沒問題」,根據交通部說法,打算在兩年之內成立台灣新車安全評價制度(T-NCAP)。

{DS}

當然我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首先是兩年的空窗期,表示還有許多法規未實施之下的末日車種會在市場銷售,而且消費者無法確知車輛的安全性程度;再來是交通部也未說明清楚台灣的做法是否能等同國外IIHS、EuroNCAP、ANCAP、JNCAP、KNCAP等等一樣的評鑑水準?

不要小看,「消費」是有習慣與感染性的,當一個人周邊的朋友選擇進口車,而且發現進口車也不差時,這時候會有越來越多民眾相繼效仿與追隨,這種市場風向與消費潮流的事情,不是一個T-NCAP可以輕易挽回的。

我找來和泰車(2207)與裕日車(2227)兩家上市公司的五年市佔率變化。我們可以看到2012年和泰車從動輒3成5,一直趨勢下降到現在3成以下,5年少了5個百分比;裕日車也是類似的趨勢,從過去12%左右到現在10%以下。(見下圖)

圖、和泰車與裕日車5年市佔率變化

我們可以從財報上看出一些端倪。

像和泰車的獲利指標例如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前淨利率這五年來都表現不錯,可是它的營運指標,應收帳款與庫存佔總資產比率,則是年年提高,約從52.38%上漲到57.32%,加上現金循環天數從143天上漲到186.6天(見下圖),增加了3成,顯見經銷商銷售的速度與拉貨能力持續下降,雖然尚未反映到獲利指標、最終的ROE與EPS。

圖、和泰車近8年現金循環天數(圖表來源:樂活五線譜系統

同樣的,裕日車也有自己的經營壓力,近幾年不但稅前淨利率趨勢向下,連ROE也是趨勢向下,這三年來自營運的現金流量都是負數,是靠約佔4成的長期投資來賺錢,顯見國內本業營運受到嚴苛的挑戰。不過還好它的自由現金流都還是維持正數。

圖、裕日車近8年營運活動現金佔稅後純益比率(圖表來源:樂活五線譜系統

市場份額的減損,雖然並不一定會直接造成公司營運與獲利的傷害,但對於企業長期競爭力來說也不是好事。我並不是要替車商未來的股價或獲利做預言,因為財務數字是死的,企業的經營策略才是活的。

標配安全配備,公開撞擊測試

等到政府成立T-NCAP來挽回信任實在是緩不濟急,我覺得現階段每家國產車商可以做的一步就是「全車系標配6氣囊與車穩防滑」、「公開撞擊測試」這兩個解決方案。事實上,已經有車商開始採取這樣的作法,不論是Honda CR-V5自主公開40%偏撞實驗室照片,Mitsubishi Grand Lancer也公開在ARTC做的ODB64撞擊測試報告(但是它們廣告打得不大),而Luxgen U5甚至還送去歐洲做ODB64的撞擊測試。

{DS}

自主公開撞擊測試,這的確是挽救消費者對於國產車信任危機的第一步,不管許多競品業代還是懷疑這幾家公布的撞擊測試報告,我還是要強調,有公開撞、絕對比沒有好,市場應該要給這些公司掌聲與鼓勵。事實上,台灣ARTC是可以做到ODB64的撞擊測試,儘管與EURO NCAP的測試略有差異,但我認為仍是亡羊補牢,未為遲也。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國產車商回應消費者對於汽車安全的訴求。

最近看到美國的新聞就覺得感觸很深,美國的Camry為了市場競爭,把自己的安全等級推到測試機構滿分。不但如此,美規Camry全車系還標配10顆氣囊跟TSS(Toyota Safety Sense™ P)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包括了PCS 前方行人偵測碰撞預警系統(PCS w/PD)、全速域DRCC 主動巡航系統、LDA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含轉向輔助)與 AHB 自動遠光燈系統。而且一台美規Camry只要台幣74萬元左右就可以入手。

中秋節剛過,我也不是要故意說國外的月亮比較圓。但先不要講車體剛性強不強,光是安全配備國產車就輸同款車種一大截,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感慨,國外的日系車為什麼可以有滿載的高科技安全,而國產車卻還在二氣囊的階段?

解鈴還須繫鈴人,國產車商必須自己挽救這種源自於信任的危機,否則進口車一旦站穩五成市佔率,將會是汽車市場中不可逆的化學反應。

作者簡介_黃紹博

網名賽芭,本名黃紹博。中央大學物理學系以及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與工程管理碩士畢業。曾任職於明基電通數位媒體事業群業務部門,仁寶電腦全球客服部門,保誠人壽業務主任,富邦金控外匯交易員,黃國華個人助理暨木桐書房圖書館打雜主任。對經濟運作與金融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以投資理財為個人志業,相信透過總體經濟的觀察與認知,可以在資產配置與資金控管上創造更高品質的財務決策。目前在家任職奶爸,育有一兒一女。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