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故事

存錢 發芽 種植
圖片來源:dreamstime

買了信報財經月刊(7月份),原因是看到標題寫著《40歲退休投資方程式》,止凡看到這些有關財務自由的標題,當然不會放過,買一本回家看看,雖沒有太大驚喜,但也有不少好東西、好故事可以學習。書展開鑼,這也是其中一本值得買來看看的書。

想不到這本雜誌就一個題目訪問了好幾位人物,有本地也有外地的,每一個故事都頗多細節,除了受訪者說出心路歷程之外,還會講述一下他們對投資的見解,以及退休生活如何安排,如此豐富的內容,的確不錯。讓我分享一下這些人物退休的情況,對投資的理念,與及退休後的生活。

第一位是香港人李先生,32歲已經退休,主要是90年代做廠,到97年感覺營商環境有變,對後市沒多大信心,又有人出好價錢收購生意,所以賣盤分得500萬,加上儲蓄及物業(房地產),總資產達1,000萬,決定退休。李先生對投資都有點心得,認為物業投資要量力而為,他本人就在98年金融風暴後、01年911事件後、04年沙士(SARS)後、08年金融海嘯後買入單位,全在港島區,單看這些下注的時機,已經知道結果如何,跟今天嚷著要買樓的年輕人簡直相反。

今時今日,李先生覺得「水是向下流的」,當樓價升到很高,資金自然會到另一個市場。而股票投資方面,他鍾情於美股,很早時已經買入Google、Apple、ebay、騰訊及阿里巴巴,原因多是喜歡它們的品牌,了解過後才下注。而他卻沒有買入facebook,因為始終不了解它怎樣能賺錢。這投資態度很值得學習,投資之前至少要了解過。

醉心收藏Swatch 奪鈦金會員

至於退休後的生活,李先生可謂很精采,在退休後,李先生發展了很多興趣。種花方面,他在美國非洲紫羅蘭協會登記自己培植的20個新品種。又喜歡收藏Swatch手錶,更成為港澳台唯一的Gold會員,Swatch的Gold會員全球也只有200名,要通過嚴格考核才行。把興趣發展也如此認真對待,成為該興趣的專家級人馬,就算李先生是退休人士,我也絕對感覺到他生活的充實。

{DS}

第二位是霍先生,會計師出身,工作多年後搞軟體生意,在00年隻身上內地發展,有感內地保護主義強,生意難做,到04年有英國商家收購公司,於是賣盤,在44歲決定退休。

在投資方面,霍先生坦言沒有大幅獲利,亦曾在金融海嘯時虧蝕過千萬。他有一個習慣就是替日常生活開支記帳,好好計算自己所需要的支出,他的portfolio(投資組合)大概有2,000萬,按每年有5%的利息而言,每年大約有100萬,足夠他的退休生活。這樣的安排就是最簡單的財務自由理念,即被動收入太於日常支出。

霍先生在退休後又是發展很多興趣,看書、電影、學古琴,每年去6、7次旅行,曾在巴黎和東京各住上一年,他自言退休絕不是對著四面牆,人生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很有趣,霍先生不認為自己能於44歲退休是什麼大贏家,他認為要有1億才算成功,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有一點我特別欣賞霍先生,就是他走了一條不是一般人走的路,認為要成功就一定要有獨立思維,世界上總有99%的人是抱著羊群心理,喜歡跟大隊做事,但這樣的心態只可以在65歲退休。敢與別人不同,的確需要勇氣的。

還有不少值得分享的故事,不想一次過太長篇大論,好讓blog友慢慢品嚐,其他的人物就留待之後再談。今期這本月刊,的確值得買來看看,可能你們看到的跟我看到的不一樣,分享一下意見吧。

書展開鑼,朋友與blog友到書展現場影了照片傳過來,看過後嚇了一跳。

車頭相海報一大張,再有巨型著作展板。今個星期六到現場時,這些展出足已讓我感到尷尬,低調一點其實更適合我,哈哈。

未完待續

本文獲「取之有道」授權轉載,原文:信報財經月刊談財務自由(一)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