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

前陣子看到網路上一篇文章,提到一句話很有意思:

「窮人思維對我們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喜歡用時間換錢。 」

常見的例子有:
1、買東西花了數個小時貨比三家,省下的卻只有幾十塊錢
2、為了免費得到價值沒多少錢的東西徹夜排隊
3、願意花數十小時在沒有成長性的工作上,假日卻不願多花一小時充實自己

到底這種「用時間換錢」的想法是怎麼造成的?該如何改變這種思維方式?

窮人「量入為出」,富人 「目標導向」

一位窮人遇到了上帝,他向上帝抱怨他自己一無所有、富人卻能不勞而獲。

於是上帝找來了鎮上一位富人,並拿走了他們富人所有的財富,對他們說:
「你們兩人現在都是一無所有,我給你們一人一座礦山,半年後看看誰比較有錢。」

說完上帝就離開了,窮人和富人帶著工具,開始上山挖擴。

窮人因為多年貧困鍛鍊出強壯的身體,於是第一天就挖了許多的礦,帶到鎮上去賣;而富人體能稍差,挖的礦只有窮人的一半。

不出一個月,窮人生活已經得到大幅的改善,開始貸款買車、買房,生活品質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三個月過後他發現,鎮上的礦石價格開始不斷下跌,他開始增加每天工作的時間,但即使一天工作12小時,他採的礦卻仍是不足以支付自己的貸款。

當窮人再也付不出自己的龐大的貸款利息時,他決定去找富人,想一探究竟到底發生什麼事。

再次遇到富人時他非常的訝異,因為富人早已經恢復了過往的財富,甚至賺的更多。於是窮人向他請教是如何辦到的。

{DS}

富人用錢買時間,窮人用時間換錢

「我的目標是如何在半年內,創造最大的價值。」富人緩緩說道。

原來,富人從第一天,就已開始熟悉礦山的情況、礦脈的含量和品質,找來專家鑑定,很快的他就找了專業挖礦公司合作,並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開採,也靠著將礦山所有權狀抵押給銀行,取得資金,買下附近的礦石精煉廠的所有權,讓他的礦產有機會進一步加值,而新成立的事業體,也準備讓股票上市。

「我過去並不熟悉礦業,這半年來也遭遇各種困難,但每天我都在擴展這產業的人脈,以及設法取得資金和資源。也曾經有好一陣子資金一直軋不過來,但現在終於穩定了。」

「為什麼他有礦山的所有權狀,我卻沒有?」窮人懊惱的質問上帝。

「因為他有問我,但你沒問啊。」上帝回答他,

其實窮人也有一半礦山的所有權,但他從來沒有開口詢問。

同樣的一座礦山,窮人只想到用自己的雙手去挖,沒有思考其他任何的可能性,當碰到困難時,他唯一的解法就是工作更長的時間。

但富人思考的卻是如何達成獲利最大的成效,他並不是只靠自己的力量,而是尋找各種可能性,包括專業的挖礦團隊、靠礦石精煉廠、靠銀行團,甚至靠上帝。

每個人都擁有最平等的資源,就是時間,時間可以換到金錢,但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為自己的時間加值,那就永遠只能停留在窮人的思維上。

不只是金錢,量入為出問題,即使到了創業和職場上也是一樣。

創業或職場上遇到問題時
你是量入為出,還是目標導向?

方法1:【量入為出】先想自己的能力範圍,再思考該怎麼做最好
方法2:【目標導向】先想怎麼做最好,才去找自己需要的資源

職場上大多數人屬於前者,但原本100分的事情,因為自己的能力只有20分,所以即使拚了命也只有20分的成果。

原因通常不出這幾種:
「不好意思麻煩別人...」
「我不知道可以問...」
「我以為不能這樣做...」

{DS}

最後就只能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然後抱怨自己做的事沒價值。

在創業上通常也是:
「沒錢!」
「沒人!」
「麻煩!」

但哪個創業剛開始不是沒錢+沒人+麻煩?

如何避開量入為出陷阱?方法有2個

要避開這種量入為出陷阱,不單是只有目標導向,我覺得要理解兩件事:

1、不是資源不對等,而是價值不對等

很多人認為這世界不公平,因為他們認為別人有滿手黃金和滿手好牌,自己手上只有垃圾爛牌和壓力。

事實上,你手上的垃圾,可能是別人的黃金,可以換給別人;你認為的黃金,對別人來說也可能是垃圾,可以很輕易地換給你。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尤其經濟學家)假設這世界資源有限,有些人則認為這世界有無限的可能性。

2、不是時間很值錢,而是你沒交換

任何交易會成交,一定是雙方都覺得賺到,而不是有一方是傻瓜。即使對方覺得你是傻瓜,但也許你仍是賺到。

那為什麼有人還是覺得沒錢沒時間?90%的原因是你根本沒去做正確的交換。

每個人都同樣只有24小時,金錢買不到時間,這並不代表時間無價,這樣想其實太抬高自己了。其實,如果沒有做交換,你的時間就一文不值,這樣而已。

快速結論

1、如果只會用時間換錢,你很難脫離窮困。
2、無論是創業還是職場,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侷限在自己的能力範圍。
3、你的垃圾可能是別人的黃金,時間也要花在尋找機會與做出交換。

本文獲市場先生授權轉載,原文:年輕人,你還在用時間換金錢?小心窮一輩子

作者簡介_Jam

目前在軟體業從事於財金軟體研發工作,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證券分析之父葛拉罕的「Mr.Market市場先生」,暗示投資人,應該將自己的情緒與判斷,獨立於市場之外。因為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等...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認為統計數據是最能客觀認識市場的一種工具。

部落格:http://www.rich01.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DS}